国际贸易量的95%是由海运完成的。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这个历史规律千百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以后看来也不会改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关于中国海上力量的大讨论,正在网络上、媒体上、研讨会上、决策圈里,甚至在人们的街谈巷议中热烈展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年12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联合国安理会索马里海盗问题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活动。这一表态将这场大讨论推向新的高潮。另一个高潮出现在一个月前。11月16日,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少将向国外媒体表示,如果中国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世界不应对此感到意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洋问题专家江淮指出,从利益的角度讲,通俗地说,海洋权益就是一个国家从海上获得的政治、经济、安全、科研等方面的各种好处。长期以来我们海洋意识比较淡薄,对海洋的开发利用非常有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有人认为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可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了。但是,强大的海军只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手段之一,或者说是最后的手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维护海洋权益的还是应该依赖于法律,依赖于国际法和国内立法,依赖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依赖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比如我们现在只能自主进行近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于深海、远海的油气资源,我们自己就难以开发了。近几年我国在东南亚海、南海开始实行定期维权巡航。过去是在海上发生突发事件后临时前去处理,对于整个海上的情况不是很了解。现在开展定期维权巡航,能够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但实施定期维权巡航,最基本的一条,是要国家在财政上、船舶装备上等予以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马小军认为,目前中国海洋国土的主权和完整并没有得到很好维护,因为还存在大片有争议的海洋国土。“改革开放30年中,我们进一步维护了自己的海洋权益吗?某种程度上看不一定。在改革开放前的上世纪70年代,我们在南海就跟美国人支持的南越打过仗。改革开放是使综合国力增强了,使我们的谈判筹码增强了,威慑力大了,但是海洋国土的主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他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马小军说,最近大国在对北极展开争夺,但中国没什么动静。也许中国自认为不是北极海域相关的国家,但是作为大国,至少可以从公海共享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现在我们国力增强了,有钱买船造船、进行更多的科考活动,获得了本来就应该分享的种种公海权益,但是参加到什么程度,跟其他海洋国家、其他大国相比,可能还是很初步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纵观世界近代海洋史,表明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一是海军力量以及对重要海岸线和航线的控制,另一个就是商船队。中国改革开放30年,海上贸易获得了辉煌成就。目前世界上前十大集装箱港,中国就占了五个,港口建设和海上贸易运输量、进出口量都迅猛增长,中国造船量世界第二,仅排在韩国之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海军某研究所研究员李杰指出,索马里海盗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目前的问题已经不是走出去或不走出去。这个地方不光是一个航行通道,还是一个战略要地。中国必须在这个地方有自己的发言权、话语权。海上力量必须向外延伸,不光是提供保护,更重要的是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大国要成为强国,必须使自己的海上力量成为远洋海军,这是发展进程中不可绕开的一个关键步骤。 (据《世界知识》吴荻/文)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