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命名为‘萤火一号’。” tujian.org
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副总设计师、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昌亚博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解释“萤火一号”的来历:“别看它重量轻,但五脏俱全,它将携带照相机、磁强计等8件武器,肩负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测的重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仅花了23个月,我国就完成了一般要5年才能完成的研制任务,如果发射成功,“萤火一号”将在2009年10月,从火星首次发回来自中国的问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3个月完成5年研制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造航天界又一个中国奇迹 tujian.org
目前,“萤火一号”已做好各项准备即将运往莫斯科,中俄两国科研人员将对它进行联合测试,然后运往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航天发射中心进行发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2007年6月中俄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到2009年10月探测器正式发射,研制时间只有两年多,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在接到任务后开始和时间展开赛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般卫星的设计至少要三年,火星探测器少说也得五年,我们加班加点工作,完全是把两年当作四五年来用。”为了“萤火一号”的研制,2009年大年初一,陈昌亚还带领工作人员到北京科学院空间中心进行单机和系统的测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萤火一号”探测器在2009年6月出厂,只用了23个月的时间。“这在航天界算是一个奇迹”,陈昌亚的语气充满了自豪。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虽然俄罗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但也因此带来了局限。“由于这次是俄方设计的轨道,这给我们探测器的研究增加了许多要求,我们必须面对“长火影”(长期火星阴影)。”陈昌亚告诉记者,国际上的火星探测器一般不走赤道这种轨道,但由于与俄罗斯探测器捆绑一起,这种探测器要到火卫1必须借助赤道轨道寻机着陆,而将“萤火一号”仍留在大椭圆赤道轨道上,从而将面临探测史以来最长的8.8小时“长火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8小时的焦急等待 tujian.org
或将创造穿越火影的最长纪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萤火一号”未来的火星之旅中,它将遭遇7次“长火影”,零下200多度的“黑夜”状态最长时间持续达8.8小时。而以太阳能为主要动力的“萤火一号”在此期间无法接收阳光,为了保存能量,部分单机不得不进入休眠状态以保持最低功耗,当“长火影”结束后再加热、加电唤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昌亚回忆起今年2月的那次试验,当时,实验室里一片黑暗,已见雏形的“萤火一号”正艰难地依靠自带的电池维系着休眠状态的运作,这里严格模拟着火星最严酷的环境:充满了液态氮和氦的空间,温度只有-260℃。 tujian.org
在陈昌亚看来,这8.8个小时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8.8个小时过后,“萤火一号”上的16台单机均能唤醒且正常工作,“这证明我们的设计正确、实验进展很顺利,我的心情也轻松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美国“凤凰号”也是因为火星的严寒,在“冻僵”后无法苏醒,能量耗尽致使其长眠火星。如果“萤火一号”最后实践成功,那将会创造穿越火影的最长纪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