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海舰队“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以及舰载直升机、特战队员组成的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自2008年12月26日解缆启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到今年4月28日凯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茫茫大洋上的124天,护航官兵体能消耗巨大,加强远洋体能训练刻不容缓。编队克服长时间在海上连续航行、甲板狭窄、空间封闭、训练器材有限等困难,紧贴任务指标和部队实际,勇于创新,大力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体能训练活动,强健官兵体魄,鼓舞部队士气,为圆满完成护航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tujian.org
甲板与通道:训练场地如何选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连续数月在海上航行,既不靠港也不抛锚,加之舰艇内部噪音高、辐射强,摇晃厉害,对官兵心肺功能、肠胃系统、关节、血液、睡眠等生理指标带来一定的损害,没有一定量的体能训练,很容易导致非战斗减员,直接影响护航任务的顺利完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对于陆勤部队的体能训练,舰艇部队有许多特殊性:舰艇舱室狭小、通道封闭、甲板面积有限,官兵只能在几十米、百余米的“钢铁空间”活动,常规体能训练难以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造场地也得让官兵锻炼!”“武汉”舰舰长龙卷说。针对舰艇空间狭小等实际困难,舰队把不需要很大空间便能进行的体能运动“搬”上舰艇甲板和舱室,把活动室、直升机甲板、通道、带缆平台、舰员住舱等充分利用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安排不同的训练项目,让所有官兵都有地方锻炼—— tujian.org
该舰主甲板两舷通道前后贯通,与直升机甲板连通,构成一个将近280米长的环行跑道,围着通道跑十来圈,就是一个3公里,运动效果跟陆地操场差不多。300多平方米的直升机甲板也是体能锻炼的好去处,可以跑步、跳绳、做器械,只要没有飞行起降任务,每天下午都挤满了锻炼的人,除了值班人员以外,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自觉参加训练。在带缆平台,一直吊着格斗练习用的沙袋,官兵们闲暇时就捶上几拳。每个舱室里,摆放着哑铃、臂力器、握力器等简单的健身器械,睡觉前可玩上几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别看舰艇空间狭小,官兵们巧布置巧安排,不浪费一寸空间,使护航生活充满了活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跑圈与器械:训练项目如何确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护航期间,针对场地限制,“武汉”舰、“海口”舰和“微山湖”舰因地制宜,设计了多款适合舰上特点的体能训练项目,这在他们组织的“蓝盾杯”甲板运动会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甲板运动会共分6个比赛项目,分别是拉力器、臂力器、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扳手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比赛项目很贴近舰艇生活实际,操作性强,且占地方小,最适合远航官兵了。”该舰政委羊逸说,甲板运动会主要以一些力量型的项目为主,比如举哑铃、扯臂力器、俯卧撑、仰卧起坐都是比较传统的课目,也是他们在海上经常组织的一些活动,搭配科学合理,官兵参与积极,运动效果很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