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外马甲
1948年12月,被解放军围困于双堆集的国民党黄维兵团试图突围。作为接应,南京国民党政府决定派人携带电台空降到包围圈中心;这个无比危险的任务,落到了时任“陆军总司令部第一训练处”中校教官的主人公头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奉命穿着礼服跳伞 tujian.org
1948年12月10日清晨,南京岔路口机场上亮起了绿色的导航灯,C-46运输机迎着凛冽的寒风飞上了天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机舱里冷得要命。蔡智诚头戴钢盔,身穿毛呢制服,从肩章到皮鞋都擦得锃光瓦亮,另外两位的打扮也差不多。不同的是,蔡中校仅仅在胸前挂了个备份伞包,其他两人却背着体积很大的主伞。 tujian.org
伞降小组的成员中,只有蔡智诚跳过备份伞。相对而言,主伞(挂钩伞)比较容易操作,但它的问题是离机1秒钟之后就强制开伞,降落距离很长,而且下降速度非常慢,在战场上空极易被当成活靶子。因此,蔡智诚在反复考虑后,决定采用操纵难度更大的备份伞(手抛伞),他宁愿摔死也不愿被解放军打死。 tujian.org
这3人奉命携带的电台是最新式装备,据说每台价值上万美元。现在,这机器被分成了3摊,蔡智诚负责携带发信机,收信机、天线之类的东西交给了另外两个人。每人的背囊上都挂着几颗手雷,如果在降落时发生意外,必须破坏设备--这是美国顾问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搞错风向招来大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终于能看见双堆集的小土堆了,蔡智诚一挥手,两个部下接连跃出了飞机。过了4秒钟,看到他们的降落伞都张开了,蔡组长才亲自跳。惯性和气流的力量使他接连翻了好几个筋斗,他立刻张开双臂,将不规则的翻滚变成了垂直坠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降落伞很快就打开了,开伞位置距地面三四百米,还是早了些。但这样的高度已经比别人理想多了。要知道,另外两名组员此刻还在800米以上晃悠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乎就在开伞的同时,蔡智诚感受到了强劲的风力,一股来自西南方向的气流正把他向北推去--冬季的华中平原通常是刮北风的,所以伞降小组选择在战场的东北角离舱,希望借助风力向包围圈中心移动--可谁能料到,1948年12月10日,双堆集刮的居然是西南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