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军事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军演装备:俄罗斯MT-LB多用途装甲运输车
2009-08-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MT-LB多用途装甲运输牵引车是一种重型履带式军事运输装备。虽然该车问世已有40多年,但却是近年来俄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改进项目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俄军国防采购局第一副局长马耶夫上将称,改进项目使这种车辆旧貌换新颜,战斗能力和防护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目前,改进型MT-LB已开始装备俄罗斯陆军,根据2005年国防采购项目,俄军将大量装备MT-LB完善型运输车。 tujian.org

MT-LB装甲运输牵引车问世40多年来,在世界各国军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个别国家装备数量以千计,特别是在俄罗斯,它至今仍是远东和极北地区不可替代的军事装备之一。在那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越野性能是衡量战车性能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在此方面,MT-LB仅次于装备数量只有几十辆的“勇士”家族运输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MT-LB最初由著名设计师别洛乌索夫领导的设计小组研制,在乌克兰哈里科夫拖拉机厂生产。1964年开始装备前苏联陆军,用于牵引反坦克火炮和重量在6.5吨以下的拖车,运送战斗班组人员、弹药和军事技术物资,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之后,在其军事牵引、人员和物资运输的基本功能外,又增添了许多其他用途,成为一种通用基础平台,逐渐演变成一个系列战斗和辅助装甲车辆家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MT-LB装甲运输车工作全重11.5吨,载重量不超过4吨,长7.21米,宽2.85米,高1.905米,轮距2.5米,轴距4.445米,离地距离0.4米,最大转弯半径1.25米,在干燥坚硬路面上的最大速度为60公里/小时,水面浮游速度5-6公里/小时,最大仰角35度,最大倾角25度,IAMZ-238N型4冲程8缸V形柴油发动机基本功率300马力,基本行程500公里,每公里耗油量1.4升,起价8000美元。

tujian.org

MT-LB的结构非常特别,传动装置在车体前面分布,后面是指挥舱,发动机在车体中部偏左位置,运输舱通道在发动机和车体右侧之间。车体由轧制装甲板整体焊接而成,可防护乘员和登陆队员免受敌方手提式轻武器子弹、火炮弹片和小口径地雷碎片的杀伤。在指挥舱的前方左侧是机械师兼司机,右侧是车长。与BTR-60装甲运输车一样,为方便车内观察,指挥舱内装配了两个玻璃砖,战斗情况下由装甲防弹盖防护,机械师兼司机头部的车体上有一个舱孔,可通过玻璃砖和监视孔,使用3部TNPO-170A潜望监视仪观察战场情况和周围环境,中间一部潜望监视仪可与TVN-2B夜视仪互相替换。车长头部车体上装配有可360度旋转的TKB-01圆锥形装甲炮塔,另有一挺7.62毫米PKT机枪,目标瞄准由车长手工操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车尾的登陆舱最初用于运送被牵引的火炮战斗班组人员及弹药。在MT-LB被用作装甲运输车后,开始用于运送登陆队员,能一次运送11名全副武装的摩步兵,座位固定在燃料箱的上面。为便于步兵上下和行走,以及战斗物资的装卸,MT-LB使用双扇门结构。在尾部装甲板和登陆舱上面有两个舱口,另外还有4个防弹板掩护的射孔,队员们可使用随身武器攻击敌方目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军演装备:俄罗斯MT-LB多用途装甲运输车
    ·俄陆军参演部队第一列车梯队抵达演习地域(
    ·韩国国防部:明年1月将建400-500人网络司令
    ·土库曼斯坦同意新增机场以利美军过境运输物
    ·驻阿英军军备不足致伤亡 布朗被批“玩忽职
    ·俄陆军参演部队第一列车梯队抵达演习地域(
    ·俄首批空军抵达中国 餐饮保障俄中兼顾
    ·探密联合军演野营村:士兵睡帐篷军官住班房
    ·俄陆军参演部队第一列车梯队抵达演习地域(
    ·马媒声称“卡拉特海上力量”已形成 可制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