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俄海军“圆锤”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再度试射失败。“圆锤”是俄“北风之神”级新型战略核潜艇的主要武器,被视作俄战略核力量的“希望之星”。俄总参谋长马卡罗夫14日曾兴冲冲地向记者表示:“再也不能等了,一定要射!”然而,新一轮试射点火28秒后却自爆,震惊莫斯科!俄情报部门怀疑此次有人为破坏,已介入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点火28秒后自爆 美国唱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月15日,俄海军北方舰队“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核潜艇,在白海水域水下进行“圆锤”导弹的第11次试射。试验次日,俄国防部突然发布消息,称前一天进行的试射,因第一级火箭未正常点火,致使导弹在起飞28秒后自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圆锤”试射再次失败令各方大感意外。要知道,此次试验是在去年12月该弹上一次试射失败,军方下令严查事故原因并进行大量陆上测试后才恢复的。此前,军方高层曾多次放话说,所有问题都已查明并得到克服,海军将在今年完成“圆锤”的所有试验。6月19日,俄海军总司令维索茨基宣布,将加快落实试验计划,今年的试射将从2次增加到4至5次。7月14日,俄总参谋长马卡罗夫更是兴冲冲地向记者表示:“再也不能等了,一定要射!” tujian.org
上述言论被俄国内媒体广泛报道,不少人一度以为“圆锤”在年内年完成试验应不是难事。对于导致此次失利的原因,独立分析人士费尔根豪尔评论道,“糟糕的是问题仍出在导弹第一级,这是一大挫折,让人们对俄核威慑力量的有效性产生怀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美国对此事也迅速有了反应,当然是唱衰的主调。7月16日《纽约时报》以“需要拯救俄罗斯导弹”为题报道说,屡试屡败让“圆锤”导弹项目面临流产威胁。斯坦福大学“俄罗斯战略核武器”项目领导人帕维尔·波德维戈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认为,“俄罗斯根本不需要‘圆锤’——没有它,俄罗斯同样可以把核力量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但莫斯科已经在该项目上投入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很显然,这是一个冒险的战略。” tujian.org
查明原因可能需3个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以往一样,此次“圆锤”试射失败后,军方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委员会。不过,俄《生意报人》报道说,由于导弹迅速自毁,遥测系统未能记录下其异常工作的原因,调查将面临不少难题。来自导弹生产厂家的消息人士则向俄国际文传电讯社透露,查明事故原因可能需要2到3个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让人关注的是,事故发生后,有媒体甚至传出“圆锤”疑遭人为破坏的说法。因此,俄情报部门也将介入调查。对此,有匿名特工向俄新社表示,不能排除相关承包企业质量监控不力的可能性。“如果真是如此,考虑到新型导弹的重要性,这将被视作破坏行为。”此人同时指出,如果有人因玩忽职守而导致导弹零件不合格,同样将被视作“搞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际上,参与“圆锤”生产的企业有650余家,如何把好产品质量关一直是个难题。去年12月的那次试射失败,就是负责导弹各级分离的传爆管质量不过关造成的。虽然俄相关部门在上次事故发生后加强了对工艺流程的质量监督,但就连负责国防工业的副总理伊万诺夫都坦承,要核实所有企业的产品质量难度极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