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流火。乌云压顶,电闪雷呜,大雨如注。我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侦察队练兵场,一场艰苦的“搏杀”正在及膝的泥潭中进行。 雨!汗!泥!稳!准!狠!雨雾中透出阵阵杀气。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最新一期文章,原题:解放军两栖战力:着眼于威慑 在美国国防部发布2010年中国军力报告前几周,有媒体援引台湾一份军事情报评估称,解放军“常规两栖战力……增强了,其运输能力达到整整一个师”。遗憾的是,今年的军力报告并不支持这样的结论。
在1997至2000年裁军期间,解放军两栖部队的规模增加两倍,陆军经过转型并被赋予新任务,但两栖运载能力并未获得同步增长。过去10年来,负有两栖作战任务和接受此类训练的军队规模扩大了,但海军向中国近海之外投送兵力的能力落后于这种扩充。这意味着中国两栖部队经过了现代化,但军力并未大幅提高。根据五角大楼的评估,解放军的两栖作战能力提升仍大致保持在10年前的规模。
中国当前缺乏战略海运能力,这表明其两栖战的提升主要着眼于威慑,而非为近期的战争做准备。
解放军似乎并未准备近中期进行大规模两栖作战。而10年前可能并非如此。显然,台海局势今非昔比,北京可能意识到进行两栖作战演练,公然恐吓台湾的做法会适得其反。当然,中国军工业有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建造更多登陆舰船和飞机,解放军也能拥有大幅增加两栖作战训练速度和强度的资源。与此同时,解放军在训练局部战争和重大两栖作战所需的其他项目,比如跨地区机动、陆地和海上防空、信息战和后勤保障等。为局部战争做准备仍是核心任务,但非传统安全行动也受到高度重视,比如不久前服役的“昆仑山”号两栖船坞登陆舰被派往亚丁湾执行反海盗任务。
威慑力的第一要素是要有一支过硬的军队。第二要素是展示军力,这可通过军演、阅兵和开放外国人参观部队等方式达到,过去10年来大多数时候中国都是这么做的。▲(作者丹尼斯·布拉斯科,汪析译)(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