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面前,我们[WoMen]北门村的老百姓不急不躁,全靠县国土局在实施土地[TuDi]整理[ZhengLi]项目[XiangMu]中打了六眼大井”。3月18日,在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南坛土地[TuDi]整理[ZhengLi]项目[XiangMu]区内,北门村村支书房广会满怀感激之情对笔者说。 山东省平阴县去冬今春,极少降雨,旱情百年一遇。部分水库干涸,田地开裂,很多地块麦苗枯黄。然而,在实施了土地[TuDi]整理[ZhengLi]项目[XiangMu]的南坛项目[XiangMu]区和白塔项目[XiangMu]区内,一万多亩农田则是另外一种景象。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见到的是绿油油的麦苗,麦田上渠灌、井灌并行,电机、柴油机相间,水龙带“小白龙”游走在田间。东阿镇分管农业的周镇长指着脚下葱绿的麦苗说:“全镇1万多亩耕地通过土地[TuDi]整理[ZhengLi]项目[XiangMu]的实施而受益。” “这里原来是平阴县的枯水区,以前打过井,没有出水。土地[TuDi]整理[ZhengLi]项目[XiangMu]实施时要打井,周围的老百姓和村干部开始都没抱什么希望。后来,在土地[TuDi]整治过程中,平阴县国土局请了泰安市的一位老专家,采用科学手段探测井眼位置,打出了6眼井,水质、水量都超过预期目标,还建起了8个蓄水池,管道埋到了地头上,彻底把‘望天田’变成了水浇田,摘掉了这里祖祖辈辈一直戴着的‘枯水帽’!国土部门实实在在地为百姓服务,开发整理[ZhengLi]好了土地[TuDi],去年我们[WoMen]玉米产量首次突破了千斤大关。”房书记的一番话把笔者的思绪拉回了前年打井出水的现场。当时,井眼出水后,打井队员们高兴得杀鸡鸣炮庆贺,村民们奔走相告,兴奋地像看年戏一样,纷纷涌到了田间地头看水,那场面,真是壮观…… 在地里忙着的一位老太太笑着说:“多亏了这些井,要不是这几口井,这片地就绝产了。我种了一辈子的田,没想到这块地变化这么大。” “这不,村里决定春天调整产业种植结构,想发展蔬菜种植,这几天就带领群众去孔村镇高效蔬菜大棚区参观。有了水浇条件,我们[WoMen]要引导老百姓高效率利用土地[TuDi],不再单一种地瓜和棉花了。”房书记讲起来滔滔不绝。 “项目[XiangMu]实施过程中,我们[WoMen]结合项目[XiangMu]区涝能排,旱能灌的整理[ZhengLi]思路,通过路、林、沟、渠、井、桥、涵、闸的配套建设,使农田具备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条件,让土地[TuDi]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这也是我们[WoMen]义不容辞的职责。”曾全程负责这个项目[XiangMu]设计施工的县国土资源局土地[TuDi]整理[ZhengLi]中心的任主任告诉笔者。 初春的田野,放眼望去,到处可见勤劳的农民在农田里浇地的身影,只见清澈的井水正缓缓流到地里,滋润着小麦和人们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