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迎来汽车时代,社会上飙车、酒驾酿成的惨剧此起彼伏,人们对违法[WeiFa]驾驶几乎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由此看来,道交法加大处罚[ChuFa]的修法主旨,有着深刻的民意根基。 copyright dedecms
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与原法相比,草案明显加重了对酒驾、醉驾、伪造变造牌照等违法[WeiFa]行为的处罚[ChuFa]力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此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直接动因是与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刑法[XingFa]修正案(八)相衔接。在强大民意影响下,刑法[XingFa]已将醉驾行为入罪,为此,道交法原有对醉驾设定的行政拘留处罚[ChuFa]便需作出修改,草案因之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体现出立法[LiFa]之间的协调配套。 copyright dedecms
与刑法[XingFa]的衔接还体现在对违法[WeiFa]驾驶行为的处罚[ChuFa]升格上,因为从国家处罚[ChuFa]体系看,对违法[WeiFa]行为的处理需要形成一个层次衔接紧密、中间没有缺漏的完整链条。当刑法[XingFa]介入违法[WeiFa]驾驶的处罚[ChuFa]后,原有的行政处罚[ChuFa]便显得相对较轻。因此,为了弥合行政处罚[ChuFa]与刑罚之间过大的落差,此次道交法修正案草案普遍加大了行政处罚[ChuFa]力度。
本文来自织梦
不难看出,从刑法[XingFa]修正到道交法修改,立法[LiFa]者期望通过扩大国家处罚[ChuFa]权来实现对交通秩序的治理。从网络舆情看,这样的立法[LiFa]旨意显然迎合了网民的诉求,不少网民甚至希望立法[LiFa]之剑能够擎得更高、磨得更锋利,这凸显出部分民意对“重典治乱”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当我们迎来汽车时代,社会上飙车、酒驾酿成的惨剧此起彼伏,人们对违法[WeiFa]驾驶几乎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由此看来,道交法加大处罚[ChuFa]的修法主旨,有着深刻的民意根基。 本文来自织梦
但是从法治理性分析,对于立法[LiFa]提升公权特别是处罚[ChuFa]权的做法,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慎重。作为一种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再配置,道交法如此大面积扩张行政处罚[ChuFa]权,虽是出于“治乱”的现实需要,但在整个行政系统尚未确立必要的自制伦理的情况下,也容易带来公权膨胀的危险。出于这样的谨慎,即便是正当性的扩权修法,也需要纳入民意商讨的程序平台。
内容来自dedecms
例如,对于何谓酒驾、醉驾,刑法[XingFa]修正案并未明确,此次道交法修正案草案也未涉及。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具体标准可能仍旧留给公安机关自行界定。问题是,法律标准的背后,实际上牵连着行政处罚[ChuFa]权和国家刑罚权的介入尺度,进而直接影响公民权利的克减乃至被剥夺。同时,生活中出现吃豆腐乳、喝醪糟、服藿香正气水等也会检测出酒驾的情况,也向现行检测标准的科学性提出了挑战。如何合理确定酒驾和醉驾标准,显然不能由主管部门单方说了算,而必须纳入民主修法的统一安排当中。 织梦好,好织梦
更重要的是,当整部法律的修改确立了行政扩权的思路,必然会减损一部分公民的权利,如此对于不利者的意见,哪怕是少数派,亦需给予充分的尊重,如此才能使修法程序更加正当,权力配置更加正义。傅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