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508亚洲首发 详解标致•东风标致11款展车(图)(5)
2011-05-22

  标致[BiaoZhi]308CC

  仅仅20秒,标致[BiaoZhi]308CC便从一款唯美的轿跑车化身为一款散发着活力的潇洒敞篷跑车。基于标致[BiaoZhi]品牌在敞篷车领域积累的技术精华,不仅赋予了308CC赏心悦目的外观造型,也为其注入了澎湃的驾驭激情,而独特的敞篷设计[SheJi]更使车主时刻拥有四季变换的独特感受。 copyright dedecms

  标致[BiaoZhi]308CC提供了技术成熟的1.6L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FaDongJi],这个采用了双涡流管和缸内直喷技术的强劲心脏,最大功率达到了110千瓦(自动档车型[CheXing]为103千瓦),最大扭矩则为240牛米,配合标致[BiaoZhi]领先技术的悬架结构,在充分赋予用户驾驶乐趣的同时也兼顾着节能环保的产品特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善于以科技含量作为自身标识的标致[BiaoZhi]品牌,在充分满足用户驾驶需求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完备的安全保障。标致[BiaoZhi]308CC的整合式ESP系统[XiTong]将制动力分配、ABS防抱死、防滑系统[XiTong]以及[YiJi]设备稳定系统[XiTong]悉数优化,并同时配备六安全气囊系统[XiTong],提供了全方位的被动安全防护。

本文来自织梦

  这款充满创意色彩的敞篷轿跑车在注重核心性能的同时也没有舍弃内里的修饰。就内饰方面而言,标致[BiaoZhi]308CC提供了动感的手工织物、皮革以及[YiJi]全真皮等内饰,在动感与尊贵的不同诠释中也满足着不同客户的喜好。并同时提供了Airwave头颈加热系统[XiTong]、可转向双光氙气大灯、座椅加热、和JBL高保真音响组合设备,在配置丰富性和实用性方面达成了有效均衡。

织梦好,好织梦

  标致[BiaoZhi]207CC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塑型技巧与科技领域屡有惊人之举的标致[BiaoZhi]汽车毫不吝惜为207CC注入创新元素:富于侵略性的前脸造型和优雅的车身[CheShen]流线从未彼此对立,锋面前风挡则在敞篷与闭合两种形态中演绎出两种截然的动感风格,而敞篷正是207CC整车精华元素的所在,折叠硬顶采用全电动控制,整个开闭过程仅耗时25秒。 dedecms.com

  207CC搭载的1.6升汽油发动机[FaDongJi]配置了高增压涡轮,最大输出马力和扭矩分别达到了110千瓦和240牛米,最大扭矩起始转速低至1400 转,双涡流技术增压系统[XiTong]、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以及[YiJi]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的结合是油耗和性能兼得的法宝。与之匹配的是5档手动变速器,更凸显其运动风格。

copyright dedecms

  207CC对安全极为重视。该车配备了先进的两级碰撞吸能系统[XiTong],一部分用于吸收剧烈碰撞时的能量,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另一部分用于减少对行人的损伤。207CC的防翻滚系统[XiTong]由挡风玻璃四周的高强度钢和座椅后的防滚架组成。当ECU接收到角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判定车身[CheShen]即将发生翻滚时,能在 25毫秒内完成弹簧的释放,在175毫米内将座椅后的防滚架升高到200毫米。为了应对侧面冲撞,除着重加强A柱、B柱及侧栏外,还加强了车门外板,嵌入了加强管。另外除配备了嵌入前座席靠背中的胸部和头部保护用侧气囊外,还备有保护驾驶员脚部的转向柱气囊。做到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copyright dedecms

 相关链接
·日产汽车中村史郎:“跨界概念让汽车更自由”
·福特2015年前导入15款全新车型
·梅赛德斯—奔驰召回部分进口奔驰S级、ML级汽车
·北京优惠停车规定 管理员称不知道
·祁玉民: 没有核心技术 自主品牌就没有未来
·调查称超八成有车族患“堵车烦躁症”
·西亚特公司Paul Sevin:“我们的雄心非常大”
·锦湖缺席上海车展 引发中国车业“商誉”思考
·47万余人将参加本月摇号 购车指标中签率1:27
·贴膜事小安全事大 贴膜隐患四处“潜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