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大众在华新增60万辆产能 上海大众开发电动车--中国图鉴
2011-07-06
大众在华新增60万辆产能 上海大众开发电动车--中国图鉴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增加60万辆产能的项目6月28日正式获得批准。大众在华的南北大众两个合资企业,均将建立一个产能为30万辆规模的新工厂。上海大众的新工厂设立在江苏仪征,一汽-大众的新厂将设立在广东的佛山。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文德恩与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胡茂元、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签署了联合声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月2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六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茂元作为唯一的一位中国企业家代表,在开幕仪式上发表了演讲。他强调:在目前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中国企业希望与包括德企在内的各国企业,一起迎接全球性挑战,分享发展机遇。最后胡茂元董事长用一句中国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高度概括了中德两国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收获,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世界做出贡献”的愿景。

内容来自dedecms

  胡茂元与大众董事长文德恩共同签署了《关于设立上海大众仪征工厂和支持上海大众开发电动车的联合声明》,表明了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长期合作、相互支持的决心。 dedecms.com

  根据联合声明,上海大众江苏(仪征)项目预计投资91亿元人民币。新的工厂将采用柔性生产方式,规划的年生产能力为30万辆整车,生产采用德国大众先进技术、符合中国用户审美需求的新款汽车产品,该项目有望于2012年底建成投产。日前,仪征项目已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同意备案的通知。中德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还强调,将全力支持上海大众开发电动车,提高本土化研发能力,通过项目逐步建立上海大众完善的电动车开发能力和体系。继上海大众南京四厂项目借力“上南合作”,首次成功实现了跨区域发展之后,上海大众江苏(仪征)项目的建设,也将充分利用上汽集团现有产业资源。江苏仪征基地建成后,将为当地新增30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对于加快上海大众发展,增加产品品种,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都将产生积极意义。 本文来自织梦

  一汽-大众的新工厂坐落在广东佛山,将运用最先进的制造技术,生产大众汽车先进、环保的车型。位于江苏仪征的新工厂将是上海大众的第五工厂,新工厂将采用柔性生产方式,生产采用大众汽车先进技术、符合中国用户审美需求的新款汽车产品。广东项目和江苏项目已经分别于去年夏天签约。 copyright dedecms

  文德恩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未来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为中国提供先进、环保的车型,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产能,我们投资建设的新工厂将有力地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佛山、仪征两个新工厂设计年产能各为30万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博士表示:“新工厂是我们在中国的重要投资,将帮助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在中期内将在华产能提高到每年300万辆。”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需求,大众汽车从2011年到2015年将在中国新增投资106亿欧元。除了建设佛山、仪征两个新工厂,大众汽车已经宣布,将把上海大众南京工厂和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的产能分别提高到每年30万辆和35万辆。晨报记者 和玲

dedecms.com

 相关链接
·北汽与戴姆勒深化合作 签20亿欧元合作大单--中国图鉴
·郑州日产2013年推东风牌“帕拉丁”--中图社
·巴菲特效应还能持续多久? 比亚迪需更多信心--中图网
·专治不服——对比大众高尔夫6 VS 菲亚特Bravo--中国图
·跟交警较点真 交通违章有异议可复议取消--中图社
·北京一民间班车开通 每人每天20元--中国图鉴
·车辆年检逾期 交强险照样赔--中国图鉴
·上海通用公布半年报 销量同比增27.5%--中图社
·武汉电动车上牌数破10万 相关部门延长办公时间--中图
·神龙汽车首次实现轿车整车出口 销往非洲埃及--图鉴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