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萧条的车市环境中,某知名媒体在其官方微博上抛出一个话题,就“您觉得政府有必要出台汽车鼓励政策再度救市吗”约请各方人士进行讨论。在看到这一话题后,笔者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这样的评论: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救得了一时,也救不了一世。
dedecms.com
首先应该承认,我国近年来曾先后出台多项汽车产业扶持政策,诸如小排量汽车购置税补贴、汽车下乡补贴以及节能环保车型补贴等。在这些政策的助阵以及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支撑下,中国车市销量在2009年和2010年两度排名全球第一。然而,也许正是因为汽车保有量的过快增长,引发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一系列矛盾,现在这些扶持政策大多被取消。因此,就扶持政策而言,它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dedecms.com
那么,面对车市的萧条,再次出台政策救市究竟有没有现实意义呢?笔者认为未必。我们知道,汽车作为一件大宗消费品,其市场销量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市场需求的。在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的情况下,消费者是否购买汽车更多地将取决于“自己是否需要”,而非“政策是否支持”。
内容来自dedecms
更重要的是,对于在市场打拼的诸多汽车厂商而言,它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练好内功,这样才能造出真正的好车,而不是在“政策温市”中去获得保护。美国都可以让通用汽车申请破产,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汽车厂商去经受市场的洗礼呢?笔者认为,总是宠着惯着,中国汽车产业可能永远不会有自己的奔驰宝马。 dedecms.com
和经过阵痛最终拥有了世界的格力、美的、海尔的中国家电厂商一样,汽车厂商还得自己救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