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为什么越来越难?——北京出租车现状调查
新华网北京10月3日电(记者舒静、王薇、李志勇)“北京出租车越来越难打”正成为很多出行者的切身体会:早7时至9时,晚5时至7时,节庆日、下雨天……有那么几个时间节点,盼望带红灯的空车,就像盼望心上人一样得望眼欲穿,打车不仅需要运气还得有耐心。
更奇怪的是,乘客打不到车心里有气,出租车司机也抱怨连连,说“这行太难做,不拼命干就挣不了钱。”矛盾和悖论的背后,究竟谁的权利受损,谁又在获益?打车难的困境,折射出行业的哪些顽疾?
直击:打车遭遇三大困扰
“越着急越不好打”,谈起打车经历,高女士说。每天早晨,她都要送孩子上学,从家到学校车程仅需15分钟,但等出租车就需20分钟。为打到车,一家三口每次分别站在马路两侧,“看谁先打上车”成为一项家庭“比赛项目”。
“今年以来打车尤其难”,成为很多北京市民的心病:赶上早晚高峰,小区和写字楼附近便“一车难求”;遇到节假日,大型商场和公园周围就“出租告急”;碰上下雨天气,出租车则“千呼万唤始不来”。记者采访发现,乘客打车至少遭遇三大困扰。
困扰一:遭遇拒载、打车像“搭车”。“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车就是不停!近了不去、远了不去、堵车也不去……”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夏小姐说起被拒载的经历,非常不解。有天早晨,她急着去东三环,在路边站了半小时,一连过去几辆空出租车,但要么打着暂停营运牌、要么问了地方就扬长而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等得又急又气,好不容易打车到目的地,已经迟到了整整一小时。
困扰二:“趴活儿”、漫天要价;西单、王府井、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部分场所附近有个奇怪现象:一边是打不到车的乘客,一边却有多辆空车等在路边——这其实就是司机在“趴活儿”。近日,记者来到北京西站北广场调查,发现这里停着多辆空出租车,记者上前询问能否去西客站南广场附近,却接连遭到三位司机拒绝;有名司机同意去,但原本起步价十元的路程,他坚持要50元,另一名司机则开口就要80元,称得上“漫天要价”。
困扰三:提前叫车车不应;拨打96103等约车电话,也是打车的选择之一。记者近期几次尝试这一方式,发现非高峰期时,提前一天或一段时间约车,几乎都可顺利乘车,只不过要多交3元预订费。然而,在恶劣天气里约车,却往往叫车车不应。曾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张女士对此颇有怨词:“国外的约租车服务相对成熟,非常方便。但在北京,好几次去机场着急约车,回复都是‘附近没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