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金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一) |
2009-05-06 |
|
一、2008年原材料不断涨价,导致五金工业市场高价位运行
国内市场五金方面,卫浴类五金价格继2007年第四季度的一波上涨之后,已于2008年3月初再次小幅上涨。2007年开始,国际铜价涨幅达66%;伦敦期货交易所铜的启动价格从本轮最初的1800美元/吨上升到7300美元/吨,累计上涨超过300%;生产不锈钢所需要的镍等金属材料的价格均大幅度上涨;2008年5月份开始,陶瓷企业纷纷提价,瓷片平均涨幅为8.6%,部分出现缺货;宝钢与世界上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一的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度价格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这一结果无疑把国内的钢铁企业推向了生死关头……这些数字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五金行业原材料的价格在不断增长,五金产品的高价运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年以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的钢铁生产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拥有制造工具五金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近几年出口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具五金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但是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去年以来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的大幅上升,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率,以及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人民币不断升值,再加上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国内制造业的环境逐步恶化,对劳动力密集的五金行业的影响尤为显著。目前国内五金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严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近七年五金工业市场运行状况
近七年,我国金属制品工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该行业销售收入达到8123.52亿元,增长率达29.39%,相比2000年市场规模扩大了2.62倍。在国内经济与工业突飞猛进之下,大量五金零件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扩大。
近七年,我国金属制品行业产销率均保持在工业标准值96%以上,市场产销配比合理。
三、2006年五金工业细分行业对比分析状况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9大细分行业。2006年,我国金属制品业的企业数量达到14828家。其中,结构性金属制品行业企业数量达到4199家,占据整个金属制品工业的28.31%,位列各细分行业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业,占整个金属制品工业的13.33%,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和金属工具制造业仅相差32家,分别占整个金属制品工业的12.44%和12.22%。搪瓷制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最少,为198家,仅占整个行业的1.34%。
2006年,我国金属制品工业的市场规模达到8123.52亿元,其中结构性金属制品占市场份额的29%,略高于企业数量占比,搪瓷制品制造业仅占整个金属制品工业的1.0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