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轻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零部件企业应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机遇
2009-05-06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汽车产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深陷泥淖,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2008年至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逐渐蔓延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行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受美国这场金融危机间接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据A.T.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的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美国将有超过一半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2009年可能申请破产保护,有70%的供应商可能面临破产重组。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样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一方面,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风吹草动,都势必受到连带影响;另一方面,为在危机中求自保,全球汽车整车企业正在大幅削减供应商数量,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更为狭窄。比如,大众汽车启动了一项名为"供应商质量提升计划"的精简供应商行动,将现有的全国700家供应商精简为450至500家,同时发展其中的60至70家进入大众的全球采购体系。

对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我认为,首先,要抓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机遇。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我国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国家先后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在汽车业振兴规划中,国家提出了包括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专项,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等支持政策。这些国家积极政策是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巨大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次,零部件企业要积极走出去。

一方面,中国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正逐步加大。一方面,近期不断传出的美国、德国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倒闭、重组的消息,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数量直接减少,这对于有一定实力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而言,无疑加大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出口配套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跨国车企面临巨大的降低成本压力,到中国采购零部件的意愿逐步增大,零部件配套出口增长的潜力仍然巨大。

在出口售后市场,由于金融危机使得绝大多数民众的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中国产品,这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中国零部件企业获取国际优质资源的机会加大。对于中国零部件企业来说,现在是一个收购或者是兼并一些高互补性的相关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好机会。当然,这里面要考虑企业文化的冲突。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诸多案例告诉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最后,是在危机中苦练内功,迎接新一轮大发展。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不堪忍受高昂人工费用的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必然要向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有人断言:"世界汽车工业不可避免地向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转移。"这一轮的产业转移正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新一轮大发展的契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苦练内功,以迎接新的发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中,要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突破核心技术。金融危机下,许多海外优秀人才愿意回国工作,这是国内零部件企业获取优秀人才和技术的良机。国内零部件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当务之急,是立身之根,是发展之本;还要打造优势品牌,国内零部件企业现阶段的任务,不但要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突破核心技术,还应根据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与国内实际相结合的服务,打造优势品牌;强化成本领先优势也不能忽视。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降低成本;通过强化内部管理,降本节流,杜绝浪费来降低成本;通过整合产品平台来降低成本;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
     相关链接
    ·大商所6月将召开“中国塑料产业大会”
    ·外商对佛山陶瓷展兴趣不减
    ·玩具生产企业应关注新修订的美国玩具安全标
    ·钢琴制造商“不务正业”转产家具应对金融危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喜大于忧
    ·湖北将建300家电子废弃物回收超市
    ·我国刀具行业遭遇上下游风险传导
    ·温州五金等中小企业再遭融资难题
    ·家具商广交会颗粒无收?传统出口市场消费剧
    ·紧固件企业寻求发展应从经营模式寻突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