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日化企业发力高端化妆品市场 |
2009-05-06 |
|
近日,上海家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高调推出旗下的百年日化品牌“双妹”,售价300元的香皂和上千元的香水……在金融危机下,本土日化企业选择了一条与国际日化巨头截然相反的发展路径,开始向高端化妆品乃至奢侈品领域进军。
一直以来,在高档百货店的高端化妆品专柜,很难发现本土品牌的身影,国内日化品牌在高端化妆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和商业机会。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家化‘复活’老字号,是为了完成上海家化品牌的布局,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诞生于1898年的“双妹”品牌,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世博会上摘得金奖,曾经红极一时,自80年代初逐渐淡出上海市场。目前,上海家化主要任务是让“双妹”重焕生机光彩。
冯建军表示:“对于‘双妹’未来两三年的发展势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与上海家化内部人士交流中,冯建军感到:“‘双妹’品牌的战略规划清晰,被定位为‘东情西韵,尽态极妍’;此外,佰草集运作的成功经验也为其进军高端化妆品市场增添了砝码。”
“不过,上海家化向高端品牌进军的模式,并不具代表性。”冯建军表示。目前,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约有5000余家,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像上海家化这样的企业数量就更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土日化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销售渠道,尤其是二三级市场。”冯建军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极大跨国日化巨头在中国市场采取向下走的战略,加大对低价产品的投入。宝洁自2008年底,就在全国范围开展促销活动,涉及宝洁上百个品种;另一日化巨头欧莱雅也表示,将在今年推出一系列低价产品,以对抗金融海啸。
冯建军表示,跨国日化巨头的主要优势在大中型城市,在高端品牌上已经具有稳定的地位。然而,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跨国巨头采用渠道下沉的战略,无非是想挖掘农村乡镇,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分散金融危机对其品牌高端产品的影响。
作为本土日化企业集中的珠三角地区,企业数量虽然多,但是品牌的附加值非常低;而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日化企业,不论是经营思想,还是经营意识,都为中国日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冯建军的建议是,在市场相对不振的情况下,推出新的高端品牌具有一定难度。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家化的举动,既有自身势力的原因,也是顺应了日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本土的其他日化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品牌的打造和建设,将重点落在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盈利能力上,练好内功的前提下,才能蓄势而为。
(lee)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