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轻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010中国涂料企业曲线突围 需跨越“三道门槛”
2010-05-05

 

2010中国涂料企业曲线突围 需跨越“三道门槛”
 

  毫无疑问,并购,特别是外资并购的报道充斥了今年财经媒体大量重要版面。这个在2009年最后几天抛出来的话题之所以引起中国涂料行业的如此广泛的关注,并非出于某种时髦的理由,而是其背后严肃的经济话题。从中国涂料近十年的成长历程来看,在中国涂料还来不及长大时,就迎来了WTO,外资的火速进入使得国内涂料企业措手不及。当然,成长阶段的稚嫩难敌国际企业的成熟老练也并非让人意外。在过去华润尚未被外资涂料巨头威士伯控股一直与著名的外资涂料品牌多乐士、立邦漆展开市场竞争,虽然当时华润在较量中未落下风,1但其靠的只是暂时的市场环境机遇,并非说明具备了与跨国企业同台竞技的实力。随后迅速成长起来的嘉宝莉、大宝、紫荆花、美涂士,以及最近砸下巨资在央视成为广告标王的三棵树等民族涂料企业都未对多乐士、立邦等外资品牌造成有影响力的合围。业内有人悲观预计,中国民族涂料企业面对外企的激烈竞争,涂料行业会像照相机行业一样,成为没有全球认可的民族品牌的行业。

  民族涂料企业为什么成为外资的并购目标?

  外资企业,一不缺资金,二不缺管理,三不缺技术,唯一缺的就是销售渠道和网络。我们看到之前威士伯与嘉宝莉合作就是想借渠道,不过看来这种效果不好。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收购华润,这华润当时也正好具备了以网络健康。05年10月,1世界涂料巨头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收购广州泰德涂料公司也多因为这个愿意。其次,金融危机再一次提出了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我们打算将华润涂料产品推广到全球快速发展的涂料市场。”从威士伯总裁及首席执行官WilliamMansfield这句话分析,华润的优势产品油性漆可能借助威士伯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出口,这样的好处就是能使生产成本降低,华润成为一个外资的加工生产基地。

  从并购方式本身来看,智慧认为相对于过去涂料生产型企业大量采用投资方式需要大量土地建厂房,外资并购中国的本土民族涂料企业的一个的特点是很少需要扩大土地,只要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进行管理的提升,产品的变化升级,1就可达到投资的目的。因此,在目前土地紧张的情况下,外资并购中国民族企业的方式就变得十分具有可行性。事实上,外资并购在中国本土的民族涂料企业还有很大的潜力的。

  民族涂料工业形势不容乐观

  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涂料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亏损面进一步扩大,涂料业利润中大部分为外资及合资涂料企业所有,本土企业无法与之抗衡。在中国政府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的消息一经公布,无疑给众人眼中的中国民族涂料工业的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基于恶劣的形势,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民族企业不仅要面对近年来原材料不断涨价的压力,又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及价格竞争的压力,一些国内涂料产业不堪重负。在自身还未成熟的情况下,本土的民族涂料企业更是感到危机四伏。

  据不完整的数据统计显示,即使在2009年的经济低迷时期,中国涂料产量或高达900万吨,中国涂料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也使得外资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阿克苏诺贝尔、日本立邦都已在中国市场确立了稳固的地位,1美国宣威在肇庆的新工厂已经投产运作,德国都芳漆在北方打开了市场,在中国的目前,全球最大的几家涂料跨国公司都已经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如何在强大的外资压力下生存并发展是中国民族涂料企业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相关链接
    ·中国家具离国际水准越来越近 应打造过硬百
    ·板材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提价风波惹得几家欢
    ·新能源汽车振兴计划 带动锂电池业迎来发展
    ·国产锂电池利润仅7%-10% 市场预期带动巨大
    ·嵌入式技术多行业渗透 将促进家电行业的新
    ·低碳家具步入千万家 家具免费以旧换新模式
    ·市场呼唤灯饰创意——LED引领照明行业的新
    ·国内五金工具市场动态分析——拥有广阔的市
    ·塑料管材市场发展之前景——输水用塑料管材
    ·新能源照明应用专题峰会共谋绿色节能照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