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轻工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薯类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分析--中图社
2011-05-05

  薯类食品[ShiPin]是指以薯类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ShiPin]。薯类食品[ShiPin]包括马铃薯[MaLingShu]、红薯等加工食品[ShiPin]。那么薯类食品[ShiPin]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呢?

本文来自织梦

薯类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分析--中图社
本文来自织梦

薯类食品[ShiPin]加工行业发展分析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全世界薯类生产国100多个,20世纪末总种植面积为5149.4万公顷,总产量为67467万吨,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等地。其中,中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8%,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一直是鲜薯产品的净出口国,但在薯类加工产品上却一直是进口国,而且总量在逐步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需进口近亿美元薯类加工产品。 织梦好,好织梦

  我国马铃薯[MaLingShu]生产主要依赖辽阔的土地优势,整体生产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现阶段马铃薯[MaLingShu]平均单产16吨/hm2,而在世界马铃薯[MaLingShu]种植大国,荷兰的平均单产为50吨/hm2。马铃薯[MaLingShu]加工转化率较高,荷兰加工品占47%,美国占48%,英国占40%,法国占59%,我国加工率只占5%。另外,马铃薯[MaLingShu]产品增值较大,经过工业加工,成为薯条、薯片可增值20~30倍。近几年,我国在薯类的加工和深加工上加大了开发力度,形成了产前、产后良性循环的发展优势。特别是马铃薯[MaLingShu]和甘薯,是高产作物,用途多、分布广,加工层次不断延伸,工艺技术也不断革新。 copyright dedecms

  薯类食品[ShiPin]分类 本文来自织梦

  依据《薯类食品[ShiPin]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06版)》的规定: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薯类食品[ShiPin]是指以薯类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ShiPin]。薯类食品[ShiPin]按加工工艺主要分为干制薯类、冷冻薯类、薯泥(酱)类、薯粉类、其他薯类。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织梦好,好织梦

  (1)马铃薯[MaLingShu]全粉

内容来自dedecms

  马铃薯[MaLingShu]全粉是以干物质含量高的优质马铃薯[MaLingShu]为原料,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漂烫、冷却、蒸煮、混合、调质、干燥、筛分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含水率在10%以下的粉状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回填、调质、微波烘干等先进的工艺生产方法,没有破坏植物细胞,基本保持了细胞壁的完整性,虽经干燥脱水,但一经用适当比例的水复水,即可重新获得新鲜的马铃薯[MaLingShu]泥,保持马铃薯[MaLingShu]天然的风味及固有的营养价值。马铃薯[MaLingShu]全粉主要包括马铃薯[MaLingShu]颗粒全粉和马铃薯[MaLingShu]雪花粉两种产品,它们是因加工工艺过程的后期处理不同,而派生出的两种不同风格的产品。马铃薯[MaLingShu]颗粒全粉外观呈浅黄色沙粒状,细胞完好率90%以上;马铃薯[MaLingShu]雪花粉外观呈白色薄片状,细胞被破坏较多,保持养分及风味物质大约在40~60%左右。马铃薯[MaLingShu]颗粒粉用途有复合薯片、坯料、糕点、蛋黄酱、餐饮、快餐、面包、汉堡;马铃薯[MaLingShu]雪花粉用途有土豆泥、复合薯片、坯料、肉制品、焙烤食品[ShiPin]、面包及糕点、冰淇淋餐饮业。

dedecms.com

  (2)马铃薯[MaLingShu]食品[ShiPin]

copyright dedecms

  包括冷冻制品、油炸制品、脱水制品及其他制品,有片状脱水马铃薯[MaLingShu]粉、脱水马铃薯[MaLingShu]粒(丁)、速冻薯条(片)、(真空)油炸马铃薯[MaLingShu]片、马铃薯[MaLingShu]虾片、烤马铃薯[MaLingShu]片、膨化马铃薯[MaLingShu]、马铃薯[MaLingShu]酥糖片、盐水马铃薯[MaLingShu]罐头、烘烤成型马铃薯[MaLingShu]片、油炸成型马铃薯[MaLingShu]片、中空薯片、蛋白质强化马铃薯[MaLingShu]条、薯饼(脯)、油炸膨化马铃薯[MaLingShu]丸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薯类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分析--中图社
copyright dedecms

  (3)甘薯加工产品

内容来自dedecms

  甘薯的工业加工产品主要有采用酸浆法和流槽法生产的淀粉;发酵法生产的酒精、白酒、味精、柠檬酸、乳酸;酶法生产的果糖、淀粉糖、饴糖等。

织梦好,好织梦

  另外,近年来甘薯在丁酸、丁醇、丙酮、氨基酸、酶制剂、变性淀粉、淀粉衍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也有所发展。甘薯在工艺上来看,可分为发酵类和非发酵类食品[ShiPin]。发酵类食品[ShiPin]主要有:酱油、食醋、果啤饮料、乳酸发酵红薯饮料、甘薯格瓦斯;非发酵类食品[ShiPin]主要有粉条、粉丝类、蜜饯类(连城红心薯干)、甘薯果脯、甘薯果酱、小食品[ShiPin]类(如香酥薯片、油炸甘薯片、虾味脆片)、糕点类(甘薯点心、薯蓉)、糖果类(软糖、饴糖)、饮料类(甘薯乳)、雪糕、蔬菜类(脱水蔬菜、盐渍菜)。 内容来自dedecms

  (4)膨化食品[ShiPin] 织梦好,好织梦

  膨化食品[ShiPin],国外又称挤压食品[ShiPin]、喷爆食品[ShiPin]、轻便食品[ShiPin]等,包括所有以谷物、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油炸或挤压等方式膨化而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酥松度的食品[ShiPin]。由于原料、工艺等方面的差异,膨化食品[ShiPin]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油炸型膨化食品[ShiPin]和非油炸型膨化食品[ShiPin];按qb2353-1998中的分类可分为焙烤型膨化食品[ShiPin]、油炸型膨化食品[ShiPin]、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ShiPin]、花色型膨化食品[ShiPin];按原料划分则可分为淀粉类食品[ShiPin]、蛋白类食品[ShiPin]、淀粉和蛋白类混合的食品[ShiPin]、果蔬类膨化食品[ShiPin]等;从膨化原理上看可分为常压膨化食品[ShiPin]和压力膨化食品[ShiPin]。 copyright dedecms

  薯类食品[ShiPin]产销情况 copyright dedecms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2年的统计,目前全世界种植马铃薯[MaLingShu]的国家已达144个,种植面积1900万公顷(合2.85亿亩),总产量3.2亿吨。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达472万公顷(合7080万亩),占世界的25%,亚洲的60%,总产量达6630万吨。

本文来自织梦

  我国目前马铃薯[MaLingShu]全粉的生产企业约有11家,总产能6万吨。生产形势呈现产销两旺,供不应求。生产1吨全粉需要5吨鲜薯,5吨鲜薯的价格是5000元,但产出的1吨全粉价值是1~1.2万元,除去其中的加工成本,每生产1吨全粉利润在2500元左右,如果一家企业年产1万吨全粉,利润就是2500万元。 dedecms.com

  冷冻薯条的产销情况据中国食品[ShiPin]工业协会马铃薯[MaLingShu]食品[ShiPin]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2006年北京辛普劳公司生产冷冻薯条3万吨,哈尔滨麦肯公司生产1.5万吨,山西旭美生产1.8万吨,总量近6.3万吨。我国全年实际消费量近9万吨,不足部分为进口。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油炸切片型马铃薯[MaLingShu]片和复合型马铃薯[MaLingShu]片是两种最为流行的马铃薯[MaLingShu]休闲食品[ShiPin]。切片型马铃薯[MaLingShu]片有百事、上好佳、亲亲、百宜等十余家企业生产,年产能9万吨;复合型马铃薯[MaLingShu]片有百事、达利、海德等企业生产,年产能2万余吨,据估计全国马铃薯[MaLingShu]片产能为16万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甘薯产量统计:根据fao2000年的统计,我国甘薯年总产量11.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6.8%,总种植面积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68.1%。虽然我国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甘薯的加工业却发展缓慢。据有关部门统计,甘薯直接被用作饲料的占50%,工业加工占15%,直接食用占14%,用作种薯占6%,另有15%因保藏不当而霉烂.

dedecms.com

 相关链接
·韩每日乳业牛奶含福尔马林部分进中国--中图网
·豆油现货弱势运行跌幅较小--中图网
·薯类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分析--中图社
·西部纸业产业园落户重庆--中图网
·甘肃粮食播种面积确保增产--中国图鉴
·国内棉花价格行情--中图社
·中国粮油产能过剩遭遇新拐点--中国图鉴
·2011布艺沙发流行趋势--中图社
·十二五重庆将淘汰造纸落后产能60万吨--中国图鉴
·2011年老榆木价格--中图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