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绿工程是商务部会同财政、卫生、铁道、交通、工商、质检和环保等部门实施的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建立健全加工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手段,以严格市场准入为核心,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工程。
去年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今年全国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来,各级商务(经贸)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三绿工程"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一是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明显加强。发布了《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发布了76个有关食品安全的地方法规条例、210多项地方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有27个省、148个地(市)出台了治理注水肉、病害肉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二是三绿工程标准框架体系已经形成。今年以来,清理评估加工、流通方面标准612项,新制定发布《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标准》和《农副产品绿色零售市场标准》等国家标准7项,正在组织制定的标准36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市场、运输、仓储、加工、产品、检测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标准框架体系。三是市场检测体系初步建立。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流通企业严格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种检测方式和国家、省、地市、县商务部门四级管理相结合的市场检测体系。目前,商务部门定点检测机构逐步完善,一些地方还配备了流动检测车;全国年销售2亿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普遍配备了卫生质量检测设备和专职人员,开展检测的零售市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四是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实施。根据各地情况推行索证、索票、认定、认证、检测等多种形式。北京市以猪肉和蔬菜为重点,实行“厂场挂钩”、“场地挂钩”等市场准入措施。福建、江苏、深圳、青岛等地也都建立了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有效地杜绝了有害物残留超标食品流向市民餐桌,“放心菜”、“放心肉”明显增多。五是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全国主要城市都已经开始制定规划,加快了"农改超"和食品生鲜超市的发展速度,福州、深圳、上海、青岛等城市已取得积极成果,农贸市场“脏、乱、差”的面貌得到改观。六是绿色通道迅速增加。各地大力推动绿色通道建设,配备鲜活食品专用运输车辆和设备,实行保鲜运输和冷链对接运输,减少了运输损耗,有效防止了流通环节鲜活食品的二次污染。目前全国已开通全国性绿色通道7条,省际间绿色通道130多条。七是定点屠宰稳步推进。各地对已定的点进行清理整顿,加大打击私屠滥宰的力度,定点屠宰率明显上升。八是绿色消费的氛围逐步形成。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大大增强,传统的“价格优先”消费观念正在向“价格与质量并重”转变,自觉购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人数不断增多。九是社会监管机制逐步完善。大部分地区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相互协调配合的“三绿工程”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齐抓共管“三绿工程”的局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绿工程”虽取得一些成效,但各地工作仍不平衡,食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下一步工作总的思路是“反弹琵琶”,从消费抓起,通过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改变购物选择标准,并在市场提供简单易行的食品检测手段,使污染超标的食品无法销售,从而引导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在每个环节都形成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企业环境、自然环境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形成合力。重点是培育绿色市场,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包括索票、索证、检测、认证、认定等制度,完善法制、技术、组织、监督等安全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五大体系建设: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尽快形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划、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尽快出台《牛羊屠宰管理办法》、《肉品流通管理办法》等规章,抓紧实施三绿工程标准框架体系,完善加工、流通环节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标准,拟在5年内完成500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流通、加工企业严格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检验检测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抽检,加强上市销售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监测。三是建立健全市场认证体系。按照《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的要求,积极推进绿色市场认证体系建设,并积极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四是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体系。建立索票、索证、检测、认证、认定等市场准入制度,稳步推进"农改超",加快培育食品安全流通营销体系。五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屠宰加工、批发零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详细记录有关情况,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