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003年1—6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9-08-27
  据海关统计,2003年1—6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948.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50.67%,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5.2%。高新技术产品进口509.5亿美元,出口439.3亿美元,分别增长47.8%和54.8%,分别占全国外贸进口和出口总额的27.4%和23.08%。6月份当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169.9亿美元,增长49.30%,其中进口88.13亿美元,出口81.77亿美元,分别增长45.91%和53.13%。1-6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达到66.82亿美元、57.16亿美元、73.40亿美元、80.83亿美元、78.34亿美元和81.77亿美元,增速分别达到65.1%、38.67%、42.22%、56.65%、70.30%和53.13%,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2003年1-6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有以下特点:

  1. 十大技术领域产品进出口均大幅增长,计算机技术类和通信技术类产品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计算机技术类产品进口100.78亿美元,出口234.89亿美元,分别增长42.31%和65.72%;通信技术类产品进口79.23亿美元,出口126.74亿美元,分别增长58.63%和54.39%。其中微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机、显示器、移动通信基地站、数码相机等产品出口增速均在50%以上。

  2. 加工贸易方式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近九成,一般贸易方式则占进口额的三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新技术产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93.85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5%。
   高新技术产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168.68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33.11%。

  3.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主要来自日本、东盟和台湾地区,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52.05%;出口则集中在香港、美国、欧盟,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65.60%。

  4. 外商独资企业地位日益突出,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迅速,分别增长2.3倍和2.92倍。1-6月外商独资企业进口250.70亿美元,出口264.67亿美元,分别增长75.37%和70.28%,6月份进口44.42亿美元,出口50.35亿美元,分别增长72.39%和67.47%;1-6月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口19.50亿美元,出口9.04亿美元,分别增长233.21%和292.61%;从6月份的增长情况分析,私营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处于加速阶段。

  5. 青海、新疆等西部省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新疆、青海等省区出口分别增长7.93倍和3.11倍,从这些省区1-6月份的出口情况分析,其出口仍处于加速上升阶段。但从整体来看,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6.计算机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产品分居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首位。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附件、笔记本电脑位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第一、二位,分别达到64.06亿美元、40.16亿美元,分别增长28.95%和655.60%。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口160.95亿美元,增长56.92%,位居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商品的第一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2003年1—6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安民会见台湾工业总会大陆经贸
    ·今年1—7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同比增长
    ·中国将同贝宁加强基础设施、纺织等领域合作
    ·2003年1-7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方案解决出口退税问题
    ·2003年1-7月中国利用外资统计简表
    ·中日签署4项无偿援助协议
    ·魏建国指出当前云南高新技术药品及企业发展
    ·魏建国指出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