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吴仪要求在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上下硬功夫
2009-08-27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在给今天召开的“全国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的书面指示中,强调了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国整体投资环境有一个新的转变和提高,促进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

  吴仪说,今年上半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和19%,外商投资企业效益显著,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萎缩的情况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吴仪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吸收外商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政策。当前,各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资本的流动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能不能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非常重要的就是能不能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外商投资的软环境。目前,外商投资企业要求改变投资环境的愿望还比较强烈;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赋予投资环境全新和更加广泛的内涵,特别是随着IT、IC产业的大量进入。外商迫切希望提高现代物流速度,这对投资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吴仪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研究、很好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继续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法制环境;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完善政策环境;严厉打击走私、骗税、骗汇等违法活动,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完善市场环境;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工作效率,改进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加强管理,完善行政管理环境;积极推广上海等地的作法,部门之间加强协调,进一步提高大通关效率,改善通关环境。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国整体投资环境有一个新的转变和提高,促进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投资硬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机场、港口、道路、通讯以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吸收外资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些硬件设施已能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工作,完善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努力保持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维护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建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

  但是,由于思想观念跟不上新形势,政府服务意识和行政效率还不高,市场环境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社会服务功能尚不健全等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外商投资的信心,给我国吸收外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此,石广生要求各地、各部门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他强调必须在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上下硬功夫,认真克服只重视改善投资硬环境,不重视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陈旧观念,树立开放意识和创第一流投资软环境的思想;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力戒形式主义,防止恶性竞争;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在投资软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创综合投资环境新优势,大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吴仪要求在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上下硬功夫
    ·内地与澳门特区商贸联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澳门
    ·与香港经贸关系
    ·2002年度我司已审批赴港澳地区参展办展情况
    ·2002年度我司已批准各地方赴港澳地区招商活
    ·内地在港上市企业2002年全年集资额将达900
    ·澳商求购信息
    ·哥伦比亚缝纫机市场情况
    ·哥伦比亚求购信息
    ·关于阿根廷危机不传染的论点已站不住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