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韩国报告称人民币将成东亚主要结算货币--中图网
2011-04-09

  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RenMinBi]贸易结算规模相比2009年剧增了100倍以上。韩国经济学家指出,人民币[RenMinBi]将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结算货币,不过,短期内恐难成为与美元竞争的世界货币。 dedecms.com

  昨日,韩国LG经济研究院发表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人民币[RenMinBi]贸易结算规模从2009年的36亿元,激增到2010年的4394亿元(注: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略有出入),增加了100多倍。不久的将来,人民币[RenMinBi]有望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

本文来自织梦

  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从2009年7月开始试点到2010年12月底,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RenMinBi]结算业务5093亿元。其中,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RenMinBi]结算业务5063亿元。 copyright dedecms

  不过,LG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指出,可用人民币[RenMinBi]投资的金融商品寥寥无几,可管理人民币[RenMinBi]汇率风险的衍生金融商品市场也不发达。因此,如果作为世界货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RenMinBi]很难发挥更大的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报告指出,为推动人民币[RenMinBi]的国际化,中国应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实现外汇自由化。但快速开放金融资本市场可能会带来的打击,使得中国政府对此问题持谨慎态度。

dedecms.com

  报告认为,作为贸易顺差国,人民币[RenMinBi]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这也是人民币[RenMinBi]短期内难以成为世界货币的原因。 本文来自织梦

  央行

本文来自织梦

  扩大人民币[RenMinBi]跨境使用 本文来自织梦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专栏)曾表示,一种货币能否属于国际货币将由市场来决定,而非政府来决定。他指出,一种货币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使用至少需要以下四方面条件:该货币发行国经济具有十足竞争力;该国金融市场十分发达;该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货币运行环境能保持稳定。 copyright dedecms

  美国《华尔街日报》今晨报道称,中国央行官员近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稳步扩大人民币[RenMinBi]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dedecms.com

  ●解读 织梦好,好织梦

  跨境贸易人民币[RenMinBi]结算的优势

copyright dedecms

  所谓跨境贸易人民币[RenMinBi]结算,是指以人民币[RenMinBi]报关,并以人民币[RenMinBi]结算的进出口贸易结算。业务种类包括,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多种结算方式。

dedecms.com

  相比我国企业在跨境贸易中广泛使用的美元结算,人民币[RenMinBi]结算省去了结算时将货款兑换成美元时可能遭遇的汇率波动,简化流程的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copyright dedecms

  对于企业而言,跨境贸易人民币[RenMinBi]结算,除了有利于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外,还有助于企业营运成果清晰化,节省了企业进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有关费用和汇兑所引起的部分汇兑成本。 织梦好,好织梦

 相关链接
·印度对华粘胶长丝发起反倾销日落调查--中国图鉴
·2010年全球贸易出口增速创60年最高纪录--中图网
·中国成为奥地利最大海外贸易伙伴--中图社
·新加坡欲当亚太油气贸易中心--中国图鉴
·深圳企业频遭贸易摩擦--中图网
·韩国报告称人民币将成东亚主要结算货币--中图网
·三大短板困扰我国汽车进出口--中国图鉴
·中美经济贸易值得期待--中国图鉴
·发改委:今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500和400元(图)--
·中俄木材贸易报警 催逼企业走出去--中图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