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证明了中国男人不是不行,在传统的白人领地里,中国男人也行。在这点上,他跟刘翔、姚明是一样的。这是成为全民偶像的基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年7月29日,意大利罗马,09世界游泳锦标赛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张琳在男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7分32秒12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冠军,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的重大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体育其实是有一座无形的宫殿的,江山社稷,不可一日无君,一个退位了,就必须马上找一个替代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琳证明了中国男人不是不行,在传统的白人领地里,中国男人也行。在这点上,他跟刘翔、姚明是一样的。这是成为全民偶像的基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琳把世界纪录远远甩在身后的那天,我正在黄山参加一个媒体活动。巧合的是,同行的人中,一个是与刘翔关系最好的平媒记者,一个是与张琳关系最好的平媒记者。两个记者开玩笑说,体坛第一偶像改朝换代了,首席记者也可以在黄山完成交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于“男一号”的继承问题,还真不是一个玩笑。到网络上看看,关于张琳是否可以取代刘翔地位的话题已经沸沸扬扬。听上去,中国体育其实是有一座无形的宫殿的,江山社稷,不可一日无君,一个退位了,就必须马上找一个替代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9年,中国体育粉丝们的日子真不好过,刘翔、姚明都受伤病所困,或难以再回巅峰,或将长久蛰伏,偶像已近黄昏,粉丝们要在昏暗中寻找下一个黎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并不是只有中国人在体育上有拜神情结,乔丹退位后,NBA也在旷日持久地寻找下一个篮球之神。不过,中国的超级偶像不能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选手,他必须带有某种象征意义,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完成某种突破,证明中国人不输给西洋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中国,体育从来不是体育本身,对明星的膜拜,也暗合着复杂的政治诉求和民族心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4年,“亚洲飞人”不仅突破了,而且其领奖方式、获胜感言都带着扬眉吐气的豪情,于是,刘翔拥有的地位高于包括姚明在内的所有选手,虽然110米跨栏既无多少观赏性,又不是田径中的标志性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恰恰是这个被托举得最高的超级明星,在最需要放光彩的一刻,却带给中国人一场噩梦,原来光荣与落寞,大喜与大悲,竟是可以在瞬间转换的。有人从梦中醒来,也有人期待着下一个刘翔的降临。从体育中寻找自信与自尊的需求,毕竟依然强劲。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2下一页
他们没有等待太久。 tujian.org
在张琳夺金之后,CCTV-5的体育新闻破天荒地拿出七分多钟的时间,完整地播放了800米游泳的比赛全程。张琳的一枚金牌,被解读成了一系列的伟大突破,尤其是,打破了西方对男子长距离项目70多年的垄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突破”上考量,张琳完全具备了替代刘翔、入主中国体育金銮宝殿的资格。据我所知,国内几家主流体育杂志都确定把张琳作为下期的封面人物,众多的商业合同和活动邀请也蜂拥着扑向新偶像。一场类似2004年奥运会之后的巨星争夺战已经上演。 tujian.org
在中国,巨星有着无比巨大的需求市场,幸运的是,市场空白如此快地得到了弥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琳证明了中国男人不是不行,在传统的白人领地里,中国男人也行。在这点上,他跟刘翔、姚明是一样的。这是成为全民偶像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本质上,中国人的自信与尊严正通过其他途径强化着,他们对超级体育偶像的膜拜,已很难突破刘翔曾经到达的热度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何况,并不是每个为中国争了面子的运动员,都具备了成为超级偶像的潜质。刘翔不是标准的偶像级明星,张琳看起来也不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就体育明星的个人魅力而言,我觉得放眼中国体坛,唯有姚明堪称伟大。至于刘翔和张琳,大同小异,既无明显的性格缺陷,亦难以担当超级偶像的角色。只是中国人对体育的特殊心理需求,必然造就他们的王者地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性格上分析,刘翔虽然不喜张扬,厌恶交际,但他终究还是表演型人格,可以适度地应和公众的狂欢与膜拜。而张琳的性格比刘翔更为腼腆内向,他无疑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以适应成功之后的喧嚣。 tujian.org
如果一定要在张琳与刘翔的志趣上找到某种相似点,那无疑就是收藏癖了。刘翔的房间,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变形金刚博物馆;张琳喜欢收藏各种鞋子,一双手工缝制的平底布鞋都可以让他喜出望外。这两个天赋优异的年轻人,更喜欢生活在自己的独立王国,而不是去做别人的国王。 tujian.org
当他们完成赛场上的突破,剩下的事情不需要他们操心,也完全不是他们能掌握的。现在,复杂的社会机器轰隆隆运转起来,在这个仍需要国王的年代,让我们恭迎张琳陛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