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展:新中国60年优秀图书背后的读书记忆 |
2009-05-20 |
|
“这些小人书卖吗?”虽然明知这个问题有点“傻”,但杨绍坤还是忍不住向展厅工作人员问了一句。看着展柜里的《红岩》《刘三姐》等连环画,这位44岁的济南市民感叹地说:“有十几年都没见到这些书了。”
在济南举行的“新中国60年优秀图书展”上,许多参观者与杨绍坤一样,被一下子带回到曾经的读书记忆中。60年优秀图书的背后,是共和国出版事业的日新月异,也凝结着几代中国人的读书故事和心路历程。
60年图书的“缩影”
“新中国60年优秀图书展”25日在济南开展,这个展览也是第十九届全国图书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图书展600平方米的展厅,占据了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二楼最显赫的位置,不论是古旧的历史典籍,还是泛黄的红色经典,都让蜂拥而至的读者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
展览分为“岁时流光——新中国图书出版回顾图文展”“书卷飘香——60年优秀图书选展”和“丹青溢彩——新中国宣传画藏品选展”3个板块,其中展出的图书分为马列经典、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4大类,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共5000余册。
“这个展览是60年来我国出版事业成就的一个缩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版本图书馆馆长艾立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展厅面积有限,展览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出版事业的面貌,比如报纸期刊、音像制品没有拿来展出。不过在图书种类上我们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比如中央版、地方版的,少数民族文种的、翻译出版的,每个方面都点到为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艾立民介绍,展出的图书都是经过专家挑选,其中大部分是历届“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的获奖图书。同时,展出的图书以中国版本图书馆馆藏图书为主,其中比较珍贵的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的苏联文学作品,以及具有比较高版本价值的成套的“水浒”“三国”连环画等。
中国出版从“书荒”到“书海”
展览的“岁时流光”板块,通过图文展板的形式,回顾了新中国60年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出版“书荒”到“书海”的历史巨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17年,我国出版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并取得了不俗成就。1950年,全国出版图书12153种,总印数2.75亿册,全国年人均图书0.5册。到1965年时,图书品种数是1950年的1.66倍,印数是7.89倍,人均图书册书是6倍。
这一时期,除了马列著作大量出版发行外,还涌现出像《红岩》《红日》《暴风骤雨》《创业史》等一大批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图书。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编审李丕光说:“当时全国出版社只有几十家,但书都编得很扎实,反映了时代的洪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像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红旗谱》至今已印了42次,总量近200万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革”时期,我国出版事业遭到破坏,书刊品种锐减。改革开放后,出版事业重新焕发生机,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取得了飞速发展。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图书产品从1.2万余种增加到27万余种,增加21.3倍;报纸、期刊品种分别增加10.2倍和15.8倍。
“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几乎是以几何式的速度在发展。”青岛出版社编审雨田说,“青岛出版社1987年开办时只有几万元的经费,现在资产已达数亿元,这得益于整个出版行业的改革创新。”
历久弥新的书香记忆
每本书都烙刻着时代的印记,“新中国60年优秀图书展”也引领着观众,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自己曾经的青春阅读年代。
54岁的雨田告诉记者:“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本《斯大林全集》第八卷,还是竖排本的,当时看不懂,但坚持看,慢慢养成了读书习惯。因为坚持读书,我当了10年工人后,有机会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道路。”
“我对小人书太有感情了。”老家在农村的杨绍坤说,“上世纪70年代初,当我八九岁时,当时仅有的课外读物就是小人书,并且特别难找。现在又看到这些当年苦苦寻找的小人书,特别想买下来留作纪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图书展不仅帮助许多人找回了曾经的读书记忆,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山东艺术学院大三学生魏庆娟和几位同学拿着相机在旧版的马列著作前拍照,她告诉记者:“这些书对我们来说很新鲜,现在大学生主动读马列原著的较少,觉得枯燥,其实这些著作既然能流传下来,就应该有很深的智慧在里面,需要我们学习。”
“作为一个图书编辑,这里许多旧书我以前都没见过,今天大开眼界,让我了解到我国图书出版发展的历史。”广西教育出版社编辑陆思成参观了图书展后说,“这些旧书虽然装帧很朴素,但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现在的书虽然制作精美,但在内容上下的工夫不够,精品太少了,这是值得我们出版人反思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