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10日,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迎来了成立5周年的喜庆日子。2004年4月10日,为全面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中编办批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正式成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共享工程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文化共享工程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管理中心的成立对推动文化共享工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来,管理中心对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传输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共享工程资源库总量目前已经达到73.91TB,相当于5个以上省级图书馆的资源总量,大量的文艺、科技致富、教育等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源源不断地流向基层,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截止到2008年底,共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67.3万个,其中,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村级基层服务点40万个,全国农村中小学服务点25万个。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群众中已有2亿多人次享受到共享工程提供的文化、科技、经济、卫生、教育等多种信息公益服务。
5年来,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管理中心还组织了一系列服务群众、推进共享工程进展的大型活动,如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而举办“楷模光辉照我心”活动;结合中国少年儿童歌曲推广计划举办“唱希望之歌,看抗日电影”活动;在中小学暑假期间推出“仲夏夜开心急转弯”活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举办“纪念抗战·永葆和平”等活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红军长征经过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文化共享长征行”活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编制系列光盘并下发基层,开展拥党、爱国教育活动;在2005年和2006年的元旦、春节期间,特制下发“双奖好戏送下乡”“乡风文明好戏来”系列光盘,将高水平舞台艺术作品传递到基层和农村; 2006年春节前后,在贵州遵义举行“文化共享工程遵义新春服务行”活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管理中心紧急制作筛选了共享工程灾区专题资源,包括灾后防疫、心理康复、日常卫生、抗震自救、文化娱乐节目等视频专题资源,并安排专人护送入川,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宣传地震常识及自救知识,辅导群众灾后防疫,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鼓励群众自强不息、灾后重建。同时,中心还利用共享工程服务灵活的特点,在震区受灾群众集聚点设立了服务点,对稳定人心、抚慰心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张彦博表示,文化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创新工程和惠民工程,管理中心将在文化部党组的领导下,与各级文化部门紧密合作,全面推进工程进展。按照文化共享工程“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有支中心,乡村有基层服务点,最终达到“村村通”的既定目标,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