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被誉为“西藏文化活化石”。藏戏是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与宗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并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藏戏主要是在宗教节日、民间喜庆场合演出。藏戏中使用的面具造型多样,生动传神,服饰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雪域高原特色。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
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西藏和平解放前,藏戏艺人大都是农奴,除奉差演出外,常年要靠劳动和流浪卖艺为生。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后,越来越多专业藏戏团体和民间藏戏团开始活跃在西藏各个角落,在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还创作演出了一些现代题材剧目。一些藏戏团体在保持藏戏原有的广场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剧场舞台艺术方面的实践,使藏戏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和化装,还开始使用管弦乐伴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