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艺术院校:学生毕业了,去哪里? |
2009-05-20 |
|
往年3月,各大艺术院校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可今年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一些招聘大户,似乎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迟迟不见身影。针对这一现象,本报记者就部分艺术院校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艺术院团需求饱和
目前,各大艺术院团基本都是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名校招人。以北京为例,一所专业艺术院校每年的毕业生平均下来大致为200人,而艺术院团每年招收毕业生人数平均为3到5人。供远远大于求,供需比例严重失调。
“今年的就业压力的确要比往年大。”中国戏曲学院就业指导处高怡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往年吸纳毕业生较多的艺术单位今年来的明显要少,即使来了招聘规模也有所减少。”
所学与所需之间存在错位
“其实,今年艺术院校学生就业情况并不完全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艺术院校以培养高精尖的艺术人才为目的,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高校专业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这二者之间形成了较大的错位。”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朱智伟表示。
以动漫专业为例。全国共有447所院校设立了动漫专业,230所院校开办了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其中,某知名大学动画专业招生规模持续在百人左右。北京大学数字艺术系副主任王强认为,这些学校,或以培养低端制作人员为主,或以培养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高低的差距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精力动手去做,但这一实践环节往往被很多院校忽视,毕业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与水平,就业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期在北京举行的动漫行业招聘会印证了上述的观点:166家动漫企业现场招聘3D模型师、材质师等多个岗位的2000余名艺术专业人才,但达成意向者仅为325人,其比例为16%左右,招聘会负责人说:“这些数据仅仅是就业意向,真正就业率能达到多少,还不得而知。”
复合型人才仍是第一需要
中国交响乐团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说:“我团艺术人才已经相对饱和了,主要缺少复合型人才。今年我团招收2到3名艺术人才,此外还预计招收一名翻译,这名翻译最好是艺术与英语能力两者兼备。我们遗憾的是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招收艺术院校毕业生,这些年来,一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很难达到团里的标准。如果有演出项目,经过考核觉得还可以,我们可能会用做临时演员,让他们跟着锻炼一两年,等到有名额的时候,再慢慢转正。”
用人单位与就业观念均存在问题
“目前,不少艺术院团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不少用人机构过分关注文凭。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仲呈祥认为,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量,确定科学的招聘考核程序,择优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致使毕业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而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这也是造成就业率低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此外,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不少大学生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其实,现在事业单位用人体制也在变化,即便是最高层次的艺术院团也是如此。所以,艺术院校的学生不能光想着进入中央级艺术院团,就业眼界不妨放得更宽一些。地方艺术院校尤其急需艺术师资人才,艺术院校学生要放下架子,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去。事实证明,许多成功的艺术人才都是从地方脱颖而出的,在中央艺术院团反而容易被埋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表示。
学生应理智选择所学
艺术院校的招生当然要以考生艺术水平为首要条件,而艺术才能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目前许多在这方面有特长的考生往往偏科,主业很优秀,但文化知识相对较差。高考制度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艺术类院校考生的文化科目的分数比一般院校低二三百分。
北京市171中学资深教师高老师说:“正是这一巨大的分数落差,促使一大批成绩一般的考生匆忙间选择了艺术类考试。有的考生甚至是在考前几个月才开始学艺术。学生的真才实学可见一斑,又怎么可能为用人单位接受。这是造成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降低的最重要因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