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第一家民建民营小剧场正式公演 |
2009-05-20 |
|
蓬蒿剧场首次公演新闻发布会暨戏剧发展论坛近日在京举行。蓬蒿剧场已正式获得了文化主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为戏剧事业蓬勃发展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在新的时代,戏剧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戏剧艺术的形式,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六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蓬蒿剧场落成于2008年8月8日,是北京第一家民建民营的小剧场。蓬蒿剧场位于中央戏剧学院东墙外,它由一座传统四合院改建而成,毗邻中央戏剧学院,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地处北京剧场核心区。剧场取名蓬蒿,意即普通人,希望更多的普通人也需要告别贫乏、告别低俗,也需要走进剧场、走向丰富、走向高贵。
作为一名牙科医生,剧场的创办人王翔关注话剧事业多年,创办过国家话剧院戏剧俱乐部,组织过许多公益性话剧演出,曾出品引起轰动的小剧场剧《暂住证》。在演出领域小剧场严重缺少的情况下,个人出资创办"蓬蒿",圆了他多年的梦想。
纽约的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加起来有一千多个小剧场。伦敦、巴黎、东京也有近千个小剧场。而同样为国家文化中心的大都市,北京能对外常年正式演出的大小剧场只有20几个。在欧美,中小城市的中心区也都是遍布小剧场。并无世界大都市的以色列,剧场人均拥有率却是世界第一。二战结束后的前西德,人民群众自组织的第一个公益活动就是在废墟上重建剧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剧场在发达国家担负着90﹪以上的演出产品供给,它长于提供低票价、多样性的观演体验。但由于座位数量少,票房收入低,其经营,一是靠有社会责任感的经营者的努力,二是靠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政府都把小剧场归为非营利机构,在税收、补贴、奖励等方面有完备的扶持政策,以促进演出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带动了更多相关产业的繁荣。
王翔认为:"人家的剧场多我们上千个,一年下来上演的剧目就多我们几万部,观看戏剧的人次就多我们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戏剧的终极关怀是文学关怀和人性关怀,重在熏陶培养人的结构能力、认知能力和对事物深层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能从最深层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原创力,能从最有效的层次提高全社会的和谐程度。像三十年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一样,也许中国社会文化层次的深层变革,应该从民间民建民营小剧场开始。"
仅有300平米的蓬蒿剧场建成半年以来,在南锣鼓巷剧场集群中异军突起,已推出了一系列作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荷兰等二十几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其他友人纷纷慕名到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蓬蒿"年内将继续上演话剧、现代舞、古典音乐、朗读等形式的剧目30余部,全年演出场次预计可达200场,观众可通过蓬蒿剧场的网站等多种订票渠道了解"蓬蒿"的演出和活动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