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岁末,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映红北京演出市场,创下连演10场、票房飘红的奇迹。时隔3个月,《赤壁》卷土重来——3月31至4月7日,《赤壁》将再度公演10场。吴宇森的电影《赤壁》在贺岁之后已销声匿迹,京剧《赤壁》却如此大胆,为什么?
2月16日,国家大剧院新闻发言人邓一江与总导演张继钢及《赤壁》主创、主演一齐亮相大剧院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揭开了谜底。
题板上的数字解读
发布会上,主持人用题板的形式与现场参与者交流互动,揭晓了《赤壁》背后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数字:作为出品制作单位,国家大剧院充分吸纳、整合行业资源,组成了强大的创作演出班底,《赤壁》中共有22家实力院团的相关人员加盟制作,300余位艺术家及演职人员参与制作、演出,堪称是一次京剧艺术的集结号;在第一轮的10场演出中,总计有20136位观众走进大剧院观看演出,所有场次的演出票几乎都被售罄,平均上座率高达98%,上座率最低的一场演出也达到了91%;在《赤壁》的观众中,年龄最大的是76岁的梨园泰斗王金璐,年龄最小的是来自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大一班的小“票友”赵伽慧,年仅6 岁,与此同时,更有一大批“80后”“90后”的年轻人被《赤壁》牵引,生平头一回走进剧场看国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剧院放弃休息
首轮演出结束后,国家大剧院市场部前台电话不断,关于《赤壁》何时复演的观众咨询应接不暇。于是,在2009年演出档期已全部排定的情况下,剧院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决定在3月底4月初再次推出《赤壁》。原本,按国际惯例,每年3月到4月的一个月间,国家大剧院预备停止演出,进行必要的休整和维护,但是,这第一个假期便被《赤壁》冲掉了。国家大剧院为《赤壁》亮起绿灯,创造一切条件为《赤壁》的第二轮演出保驾护航,就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热切要求。“京剧《赤壁》今后还会保持较高的上演率,在不断的打磨锤炼中精雕细琢,接受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争取成为一部具有至臻艺术品质的驻院剧目。”邓一江如是说。
为了接近完美
虽然首轮演出给《赤壁》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国家大剧院和《赤壁》剧组却并没有忙于庆功,而是将关注点放在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上。就在首轮演出刚落幕的两周后,一场专门针对京剧《赤壁》的艺术研讨会就已经召开,此后又经过多次专题研讨,《赤壁》剧组正在吸纳多方面的建议,整理出全剧修改的“23条军规”,在第二轮演出前对剧目进行更加细致的打磨——继续突出京剧本体的魅力,在最高潮的“火烧赤壁”一场戏中,呈现更大的惊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布会上,提及《赤壁》,总导演张继钢坦言了自己很多的“满足”与“不满”。满足在于首度跨界执导京剧,就能够与业内最有成就的艺术家合作,打造出一部被观众接受和喜爱的作品,甚感欣慰;不满在于,在他眼中,自己执导的作品永远不会完美,只能尽可能去接近完美。
“小小乔”正在做准备
作为一部在“尊重传统、有所创新”理念下创作的京剧作品,《赤壁》不仅赢得老戏迷的交口称赞,更将一大批原本对京剧并不感冒的年轻人吸引进了剧场。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近10位《赤壁》热心观众也被请了来。热心观众中,有3位神秘嘉宾, 他们是:有着60余年戏龄的老戏迷李树森,《赤壁》最年少的观众、年仅6岁的慧慧,以及“80后”观众代表陈稳。
76岁高龄的老戏迷李树森表示,跟过去的传统戏相比,大剧院版京剧《赤壁》剧情变了,唱腔变了,但仍觉得非常精彩。曾看过“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演出的他觉得《赤壁》让他看到了京剧完全不同的一面。李树森还在现场向总导演张继钢送上了他对《赤壁》的一些修改意见,希望剧组能将《赤壁》打磨得更加完美,为老戏迷们提供又一部经得起品评咂摸的京剧经典。小票友慧慧说,《赤壁》里她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小乔,因为“她太漂亮了”。发布会上,慧慧更是现场跟“小乔”李胜素学习手眼身法步,有模有样,让人看到了京剧的希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国家大剧院版京剧《赤壁》创作上的经验和在市场上的影响,已经引起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于日前派出一个专门调查小组在国家大剧院调研。看来,京剧《赤壁》不仅是一出戏那么简单,围绕着《赤壁》,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