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工艺品:从争出口到防流失 |
2009-05-20 |
|
3月1日至15日,石湾陶艺大师黄松坚的100多件石湾公仔精品将在广州展出。4月,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将携300件陶艺作品,到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展览和演讲。
在很多圈内人看来,黄松坚的这次展览,既是一次文化交流,也是一次市场营销,表明国际市场对民间工艺品仍旧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这小小的举动也揭示出民间工艺市场上国际市场、国内藏家、博物馆的三方博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工艺美术鼎盛时期的外贸部门工作人员可能从未想到,经他们手以不高的价格发往海外的一箱箱传统工艺品,在30年之后,成为多方争抢的“文化遗产”。
“工艺美术”曾是“出口创汇”代名词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文化修养、投资意识的提升,传统工艺品成为了国内民间藏家的新宠。“过去90%的好东西出口,近年90%的好东西留在了国内,而且很多人开始到欧美、日本、东南亚去回购当年外销的精品。”广东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谭伟彬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杨坚平表示,以中国工艺美术重镇广东为例,广东曾一度占据中国工艺品出口1/3以上的份额。鼎盛时期广东90%以上的工艺美术制品用于出口,仅潮州抽纱一项最高时便每年能创汇2亿美元。“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工艺的喜爱,是几百年来文化和贸易交流的结果。比如意大利人嫁女时一定要使用广东的抽纱台布,日本人的传统婚礼彩礼中都有‘文房四宝’,端砚必不可少。”杨坚平表示,很长一段时间,说起“工艺美术”,几乎就是“出口创汇”的代名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望当年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选择,现在工艺美术界的很多人感到了遗憾。“很多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在国内已经很难找到代表作。”谭伟彬表示,“比如端砚,黎铿、刘演良等很多大师在正当盛年时,用最好的石材创作的作品,主要都出口到了国外,特别是日本和东南亚,不少甚至超过如今肇庆端砚博物馆藏品的水平;再如信宜玉雕,现在玉材已经枯竭,最好材质的作品也大多在早年走出了国门。”甚至直到如今,一些国外的艺术商人仍长期驻扎在某些传统工艺主产区,经常到艺人家中去“蹲点”,只要有好作品,当时就拿下。
“藏宝于馆”还是“藏宝于民”
近期关于圆明园流失文物在法国拍卖的消息,让中国海外流失文物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不少圈内人士认为,今天的工艺美术精品,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文物。如果今天我们自己不珍惜,没准后代又要重复“追回国宝”的老路。谭伟彬建议,政府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经费或组织来抢救这些“现代国宝”,防止它们继续大量外流。但在国际市场、民间藏家、博物馆的角力中,同时具有文化性和商品性的民间工艺品,更多时候是按照市场规律在流动。“保护”往往只是纸上谈兵。
以收藏传统工艺美术精品著称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李卓祺表示,由于收藏经费所限,博物馆在征集大师名家的作品时常常是捉襟见肘,更多时候只能寄望于对方的捐赠或“减价”,很难与财力雄厚的国际和国内民间藏家竞争。此外,很多民间工艺精品的作者尚健在,他们的东西到底算不算文物,究竟该如何评估价值,在圈内也有很多不同声音,所以在争取经费时也容易遇到障碍。但“藏宝于馆”的好处是,可以系统、长期、妥善地保存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备后人随时研究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李卓祺也表示,目前国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工艺品的重要价值,包括佛山石湾窑大师刘传等在内的一批名家的精品也被列入了限制经海关出口的名录当中。但是作为自由流通的商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工作室中的交易活动,并没有理由去干涉。但“藏宝于民”的不利之处是流向较为分散,较难形成对某一品类或某一艺术家的系统、规模化收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