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广吸人才 增强文化产业“软实力”
2009-05-20
  扩大内需离不开扩大“文化内需”,也离不开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软实力”。而增强文化产业“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汇集更多高端文化人才。在这方面,杭州市的经验值得注意。在全国各地都在呼唤增强文化“软实力”之时,很多重要艺术家、创作者正在向杭州汇集。《人民日报》曾以《西湖边长出了许多“文化大树”》为题报道了这一现象。

  “杭州女婿”韩美林曾不止一次表示,后半辈子愿在杭州度过,杭州植物园、西湖湖畔,先后为这位艺术家兴建了韩美林艺术馆、天书楼,艺术家本人捐出超过3000件艺术作品;喜爱杭州、书写杭州的余秋雨、陈祖芬,和韩美林一起,欣然接受了“西湖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出生于杭州、成名于北京的浙籍作家余华,也在2005年“回归”杭州,成为杭州市文联一名专业作家;尚未完工的西溪文化创意园,有意向在那里开工作室的文化名人,可以排出一张长长的名单:刘恒、邹静之、赖声川、杨澜等。2008年10月,正式调到杭州市文联的作家麦家,是又一位向杭州汇集的“重量级”文化人物。

  杭州不仅重视已成名的文化大家,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文艺人才,也千方百计地网罗进来。为了能成为吸引文化名人、艺术人才的“文化高地”,杭州采取“一人一策”办法,涉及户籍、编制、职称、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之道。一项“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将目标定为“经过3年至5年努力”,力求使杭州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组建一支杭州青年文艺家“军团”。没有高学历、曾经“漂”在上海的青年编剧余青峰,2006年被“不拘一格”引进杭州。成为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最年轻的编剧后,他在杭州的首部作品越剧《李清照》,摘得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锡剧《江南雨》获中国戏剧节剧目大奖。最近到上海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具有轰动效应的越歌剧《简·爱》,也出自余青峰手笔。 tujian.org

  西湖边长出了许多“文化大树”,又离不开经济上的“施肥”。杭州一次就拿出100多套市中心的住房,分配给宣传文化系统,除西溪湿地附近的西溪文化创意园将建50套“名人名居”景观别墅外,余杭、萧山白马湖等地还会有150套房子,专门为国际国内著名作家、艺术家、创意家提供创作、交流、休憩的场所。杭州为麦家等文化名人、文艺人才提供的条件,确实一直不乏“大手笔”,一系列政策的“含金量”国内少有。为麦家到来解除后顾之忧的最实在举措,是为他备下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这套位于市中心、运河畔,位置绝佳的住房,因属经济适用房,麦家作为引进人才可享受的住房补贴,差不多可支付购房费用。士为知己者用,消除了后顾之忧,他们便能尽心竭力地为浙江服务。杭州市的这些大动作,是有远见卓识之举。

  在这方面,上海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不断推广和创新。1987年,上海京剧院引进陕西省京剧团名誉团长尚长荣,推进了整个京剧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尚长荣加盟上海京剧院21年,接连主演了3台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及《廉吏于成龙》。每一台戏都获得了成功,都成为新编历史京剧的界碑式的作品,也使尚长荣先生下半生的艺术成就高潮迭起,大放异彩。尚长荣的名字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京剧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1999年到2008年已办了10年。这10年,是吸引全世界艺术家来上海献艺的10年。五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艺术家、300余个中外艺术团体造访艺术节,共上演中外剧(节)目606台,300余万名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上海是个“海”,有海纳百川的优良传统,如果能吸引更多的高端艺术人才,必将在增强文化产业的“软实力”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增强文化产业的“软实力”,还应尊重艺术创作的独特规律。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增加相应的经济投入,又要避免太过功利的考量。引进高端艺术人才,既要积极,又要慎重。不应图虚名,而要见实效。既要引进大量的人才,又要用好现有的人才。总而言之,发展文化产业不能急功近利,要细思量,徐图之,有规划,抓落实,这样才能使发展的文化产业在新形势下更上一层楼。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