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文化工作体制 |
2009-05-20 |
|
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复杂变化,对外文化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对外文化工作切实转化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巨大动力,增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呢?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文化工作体制。
探寻对外文化工作的内在规律
对外文化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三个方面: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对外文化工作从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文化外交、文化交流、文化外宣和文化外贸等几个主要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都可体现为关于中外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而需求和供给关系在经济学上就体现为市场。对外文化工作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有限供给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市场,指的既不是国内文化市场,也不是国际文化市场,而是对外文化市场。
对外文化市场是对外文化工作背后的无形之手,是市场规律在对外文化工作中的体现。对外文化市场由中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即市场主体)与中外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即市场客体)构成,从广义是指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总和。它既包括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也包括各种文化中介机构,还包括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以及不同文化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对外文化市场是客观存在的,是联系国内外两个文化市场、配置国内外两个文化资源的重要市场,全面地反映了对外文化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对外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识到对外文化市场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我们就可以运用市场观点来剖析对外文化工作,得到了认识对外文化工作内在规律的金钥匙。 tujian.org
必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来认识对外文化工作的内在规律。用于对外文化工作的各种资源可统称为对外文化资源。对外文化工作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指导,发挥对外文化市场在对外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实和壮大各类对外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和壮大对外文化行业协会,规范和管理对外文化市场秩序,提高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以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贯彻落实国家整体的对外文化战略部署。
切实推动对外文化工作体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30年,对外文化工作体制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接轨和融合,受西方强势文化在世界传播的影响和启示,对外文化工作体制在探索中逐步发展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运作模式。一方面,政府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财、物和渠道的强大的动员能力,对外文化工作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政府又逐步引入了对外文化市场体制来合理配置对外文化资源,为对外文化工作增添了活力。为了不断完善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文化工作体制,要进一步推动对外文化工作体制改革。
1.从管微观为主到管宏观为主
政府应对现有的微观管理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宏观上摸清对外文化工作的发展规律,根据规律来制定对外文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和格局。政府应从事无巨细的全能型政府逐步转变为简政放权的服务型政府,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从行政审批和微观管理为主,逐步转向监督奖惩和宏观调控为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从办文化为主到管文化为主
政府应建立对外文化行业协会,把对外文化市场主体以行业协会的形式纳入到中介组织的管理中,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在对外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把办文化的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和市场。应把政府履行的对外文化行业发展、协调、管理和自律的中介职能逐步转交给协会,转换政府职能。
3.从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到面向全社会
政府应平等对待各类别的对外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和壮大社会和民间的对外文化工作力量,从主要面向和依靠国有直属单位转变到面向和依靠全社会。对外文化工作中既要巩固和壮大现有的国有体制内的主体,也要吸收和发展民营和私有体制内的各类主体。政府可把对外文化工作经费以种子基金的形式,吸引各类对外文化工作的主体向国家积极申报项目(包括公民个人)。凡是能够体现对外文化工作政府导向的项目,政府进行经费支持和信息服务。
在实践中构建对外文化工作新格局
做大和做强对外文化工作,要在实践中具体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培育和壮大对外文化市场主体,以国有体制主体为主力,扩大民营体制主体的活力,使各类市场主体能够主动地、敏感地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价格信号自主决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逐步建立对外文化市场体系,搭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平台。对外文化市场体系是指围绕和服务于对外文化工作的市场体系,是中外文化商品、服务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3.弥补对外文化市场的先天缺陷和不足,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对外文化工作平衡、稳定、健康地发展。有些领域和部门不直接和对外文化市场的趋利需求紧密联系,在市场运行中的盈利性不大,但却肩负对外文化工作的历史重任,具有突出的、重要的公益性,比如高雅文化、传统文化、舆论和意识形态宣传领域等,需要政府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进行推动和扶持。
4.理顺政府和对外文化市场的关系,形成理想的对外文化工作局面。
政府应是对外文化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规范和监控对外文化市场秩序,降低对外文化工作的交易成本。
政府应是对外文化市场运行规则的仲裁者,以权威性的奖惩手段,体现对外文化工作的政策导向,保证对外文化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政府应是对外文化市场运行过程的调节者,通过微观管理和宏观调节,保证对外文化市场的健康运行。
政府应是对外文化市场的参与者,通过招标制对中外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公共采购,但,政府也必须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遵守市场规则,不能肆意妄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府应当为对外文化市场制定指导性的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避免和克服市场趋利性可能带来的短视行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