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期话剧导演艺术的经验与启示 |
2009-05-20 |
|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及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出现了一个称之为“新时期”的“探索与革新”的发展期,这可以说是发生在我国20世纪后期的一次“文艺复兴”。我从自己的教学与创作的范畴,简括地回述一下这一时期话剧导演艺术的经验与启示。
新时期话剧舞台艺术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象。
新时期,导演主体意识的觉醒,导演思维方式的活跃以及美学原则与演剧观念的超越,使这个时期导演艺术迈入我国导演艺术的新的阶段。
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唤醒了导演的创造意识,促使导演艺术视野的拓宽,本质的变化是人学的把握与深化和哲理思索品格的被重视;与此同时,导演创造的思维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守一向求异转化。基于导演抒发时代激情的需要,导演创作中要求哲思、诗情和美的形式。
比如:戏剧结构的散文化、中国戏曲的舞台假定性原则被多样地在话剧演出中运用;布莱希特史诗戏剧的理论和方法、文学上的意识流方法以及象征等抽象变形语汇等都开始在导演艺术中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熟练地运用;其他如歌唱、舞蹈及歌队、舞队的运用;“转台”“升降台”“车台”等舞台机械的使用等。
在二度创作中,导演艺术家强调人物精神生活乃至人物深层意识的揭示;力图突破对生活表象的“再现”,而追求生活本质与二度创作者主观感受的“表现”。与之俱来的导演艺术的变化是突破了单一的“写实”与“再现”的美学原则,对“写意”与“表现”美学普遍地产生了兴趣;导演美学从“再现原则”向“表现原则”拓宽,对生活及人物形象作诗化的概括;寻找凝练的舞台艺术语汇等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时期导演艺术变革的真正驱动力来自时代!
“文革”后期,舞台上曾经出现了一批勇敢地揭露与批判“四人帮”的演出。随着痛定思痛的时期到来,观众开始不满足于对“四人帮”的表层揭露与批判,而要求中国文学艺术向历史、向文化,向人性发问。新时期戏剧在内涵上的实质变化是对人学的关注与哲理思索的追求,即开掘人学、内心化和启动思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仅因为它们是西方现代戏剧的特征,而且是艺术家们回答时代向中国戏剧的叩问。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人们在探询: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悲剧、闹剧,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历史的、文化的以及人自身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是新时期戏剧艺术及导演艺术发展变化的内驱动力!
新时期导演艺术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是:
在新时期导演创作的一个普遍的艺术追求是:导演创作从“再现美学”向“表现美学”的拓宽与倾斜。然而,这是一种什么潮流冲击下的选择?
这个问题的提出,正像另一个问题的提出:上世纪50年代黄佐临先生排演了布莱希特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60年代初发表了“戏剧观”“宣言”,在这以后,有关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的理论在中国舞台上虽然也时有实践,但是,布莱希特的理论并没有被我国戏剧界广泛接受。为什么他的理论只是在新时期即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才开始认真地研究,而且被中国中青年编剧、导演和舞台美术设计家在许多演出中或直接或间接地所采用?因为艺术家受时代的感召,需要使自己的作品给观众以思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回顾历史过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当社会经历了大动荡,处于时代转折的门槛上的时候,人们总要对客观世界和人自身进行反思。对人的价值、人生真谛以及人的本性进行思索;也总要从历史和文化内蕴中剖析它的人文内涵,剖析人本身,剖析人性。时代要求文学艺术能像锐利的手术刀,去剖析人的心灵,剖析人的深层意识,研究人的内在生命。只是当时代向戏剧工作者提出了提高哲理思辨的品格和深入地把握人学的要求;只是当戏剧家们具有了这种时代感情,自觉的追求,戏剧家们才感觉到原有的艺术方法、艺术手段、艺术语汇以及艺术形式远远不够用了。只有当导演感受到时代的呼唤,自觉地意识到要从历史和文化内蕴中剖析人的灵魂,剖析人的深层意识,他方意识到自己的“手术刀”过于“钝”了,这才对戏剧的“表现美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剧作家和导演们从西方现代戏剧,包括西方现代主义戏剧,也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包括戏曲艺术)的美学原则和艺术方法中吸取营养,吸取语汇和形式,吸纳导演艺术界过去陌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方法。于是,“写意美学”“表现美学”的原则在新时期舞台上被广泛的使用。在这一方面,新时期导演艺术的主要成就在于扩大、深化了人物的心灵空间,把人物的心理分析作为形象塑造的重心。借助于现代心理学的心理分析方法,借助于舞台假定性和一切表现性语汇,把人物的深层意识、情感世界,把人物的内在生命本质予以直观表现。艺术家之所以拥有这种艺术的敏感,是由于艺术家们与时代、与人民生死与共,艺术家和人民一起,在民族处于苦难中共同锤炼过来的! tujian.org
回顾新时期戏剧艺术的变化对当今具有深刻的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价值观及理想的追求,在文化艺术的需求上都出现新的特征,加上艺术不可回避地要面对市场;尽管主流文化也在乘风破浪地前进,引领着文学、戏剧对现实生活作现实主义的反映,但这都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特征不尽相同。观众和艺术家的人文精神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考验,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不容回避的。
如何努力使自己紧密地与时代、与人民共呼吸;如何努力倾听着,感受着时代、民族、文化及人性的震颤,使自己不忘艺术家的职责与良知,在这个基础上保持我们的艺术敏感,使演出艺术真正具有哲理思索和人学关注的品格,真正具有真挚的热情,使我们能够在新时代的面前,在艺术上保持自己的艺术敏感,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课题。
让我们深入总结改革开放30年我国戏剧的发展变化,深入思索上世纪70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我国戏剧探索革新的基本经验,努力推动戏剧文学和导演艺术在新的世纪有新的超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