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成都公共文化服务“龙头” |
2009-05-20 |
|
近年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成都市文化馆积极贯彻各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强化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为牵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发挥引领作用,打造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龙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服务。现在,我馆已经成为了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跨入了国家一级馆行列。我馆的主要经验、体会和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方向
2004年以前,我馆面临观念陈旧、职能模糊、人员老化、经费不足的现实。随着中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定性得到了明确。
我馆在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着力抓住体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本质属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作为的主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强化公益性文化服务职能为落脚点,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目标的改革思路,站在新起点上,适应新形势,追求新发展,逐步步入了“改变观念——强化职能——提升服务——群众满意——社会认可——政府肯定”的良性发展轨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强化服务职能,锐意改革创新
(一)改革人事制度,完善新陈代谢机制。
2004年,我馆积极争取纳入成都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范围,完成了两个“百分之百”,即所有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和政府“买单” 实现“全员投保”。形成了正常的退休、转岗聘用、托管待聘、离岗待退,以及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流动调剂等8条具体改革措施,分流人员32人,占在编人数的43.8%。在此基础上,实行“凡进必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迄今,新招本科生、研究生12名。全馆现有6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8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70%。专业人员迅速增加,平均年龄大幅降低,人员的能力素质结构得到了根本改善,逐步实现了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调整工作重点,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2005年,通过置换的方式,拥有了占地24亩,绿化率达70%,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花园式新馆,使我馆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彻底改变。同时,财政投入也从4年前的不到500万元,上升到今年的近1000万元,提供了必需的经费保证。地震后,成都市行政机关经费减少10%,而我馆的财政经费得到了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围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我馆取消了产业科,把收费的网球场改建成了舞台音响灯光等配套的群众文化广场,并对各种收费服务进行全面清理,保证人员、精力、经费、场地等资源主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陆续开展起门类众多的文艺培训辅导、文艺鉴赏、送文化下乡、月末音乐会、广场文化活动等适应不同层次人群,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服务。现在,每天到我馆接受各种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达到700余人次,周末达到2000多人次,每年达30万余人次。
(三)加强基层指导,推进文化阵地建设。
成都市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为基本支撑的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方面,纳入了成都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目标。为此,我馆积极融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心工作,在市文化局的具体领导下,专门成立了基层工作部,由文化局委托,担负起全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指导和督导任务。先后拟订了《成都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完成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化概念设计,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成都蓝本”,编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手册》,绘制了“文化阵地分布地图”等。同时,馆领导坚持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全市20个区(市)县的“两馆”、238个乡镇和76个街道的“一站一中心”,现场指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协调解决。截至目前,成都市城区的76个街道都建成了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年底,40%的乡镇也将建成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群众文化广场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功能设施配套完善的综合文化站,明年全面完成剩下的60%的建设任务,包括文化阵地及设施基本被毁的都江堰等4个地震重灾区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引领市县联动,发挥全市“龙头”作用。
作为成都市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龙头”,我馆注意在舞好“龙头”的同时,把“龙身”带动起来,引领各区(市)县的文化联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和覆盖范围的最大化。通过充分整合本馆和各区(市)县文化馆优势资源,联合各区(市)县举办了一系列全市性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如“成都风”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天府之国”城乡艺术大行动、“成都风情节”系列活动、家庭文化艺术节等。通过和区(市)县文化馆联动,不但有效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也有力地促进了各区(市)县文化活动组织、特色队伍和人才队伍,以及两级文化馆的自身建设,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三、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改革成果
(一)丰富文化服务项目,延伸服务范围。
我馆积极改革传统的办馆模式,在积极搞好馆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深入基层社区,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丰富文化服务项目,延伸服务范围,完善服务体系。实行社区包片辅导点,我馆的辅导人员每年深入到社区,开展舞蹈、声乐、书法、摄影、美术等培训,辅导人数上万人次;创办“没有围墙”的老年艺术大学和辅导培训学校;在中小学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基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宣传和学习;开展“文化直通车”进校园活动,每年编排不同的儿童木偶剧深入到全市农村的上百所山区学校演出;建立“未成年人教育示范基地”、“农民工文化活动示范基地”和“文化活动示范基地”,增强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辐射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我馆着力打造了以本土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成都风”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品牌,包括长期坚持的、每年累计有上百万群众参与的社区广场舞辅导和比赛;每周末举办一次的“成都故事·百家谈”,现已举办189期,成为了成都人的“百家讲坛”;依托丰厚民俗文化资源,张扬成都文化个性的“成都风情节”系列文化活动已举办了3年,每年都有上百万人直接参与;提升青少年文艺素质的“蓉城少儿艺术新苗大赛”已举办了9届,有力地促进了少儿艺术培养。我馆参与打造的“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杜甫草堂“人日”民俗文化周、武侯祠“成都大庙会”等民俗展演已成为成都大型文化活动的群众文化名片。
(三)创新公益文化模式,建立长效机制。
近年来,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我馆积极适应新形势,打造公共文化产品,积极争取纳入政府采购服务范围,先后打造了“校园直通车”木偶皮影进校园、“成都故事”、“成都风情节”、“蓉城少儿艺术新苗大赛”等。通过不断地提升与打造,这些公共文化产品已经成为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纳入了政府采购服务的范围。
与此同时,我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公共文化阵地管理和功能发挥,以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新路子,为解决已经建成的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缺乏专门管理人员的问题,按照成都市文化局提出的“公益性事业,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改革思路,指导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邀请具有相关资质的文化公司具体负责管理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根据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具体化和量化,政府和中标公司据此签订合同,公司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政府负责考核验收,并按照合同约定保障经费。此项工作已经在成都市多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试行,初步取得了领导认可、群众满意的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临党和政府对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更高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更多需要,我馆将继续围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时代文化大课题,推进文化馆的“四化”建设,即“群众文化专业化,文化活动品牌化,文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运作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成都市文化馆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作者为成都市文化馆馆长,本文系作者在2008年全国文化馆文化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