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回眸新时期文学兴起
2009-05-20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文学发展的30年,最让人难忘的是30年前曾经如火如荼的新时期文学运动。为什么人们要用各种方式纪念30年前的那场文学运动呢?其中当然是大有深意的。历史往往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今天的文学似乎走向衰微,而我们在回顾新时期文学的时候,能不能以更加理性和深入的眼光,用这样的镜子来对照一下现实中的问题呢?

  疼痛与伤痕——关于“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的意义,绝不只是简单地暴露和展览“伤痕”,也不只是为了对于刚刚过去的苦难的简单记忆,其更主要的指向是进一步去查找疼痛的根源。如今看来,“伤痕文学”的确没有达到令人惊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然而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却成为整个新时期文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起点。

  “文革”中走过来的一代人,在那种长期的极其强势又极其单一的思想指向的笼罩之下,曾经形成了狂热的信仰和崇拜,“四人帮”被粉碎之后,人们在政治上的枷锁被解除了,而随着思想上的初步开放,人们在心灵上的创伤也更加清晰。“伤痕文学”的出现,正好成了全民族的一种特定时期的心灵表达。

  “文革”十年,人们精神领域极度封闭,造成国民的麻木。人们在精神和肉体上被严重戕害,却又在盲目崇拜的状态下近乎愚昧地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伤痕文学”的一大批文学作品集中揭示伤痕,实际上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加清醒地感受疼痛,从而能够进一步在疼痛中彻底醒悟。从《伤痕》中的那个不仅和母亲在政治上而且在生活上都绝对划清界限,因而十几年骨肉分离的王晓华身上,从《枫》中的一对男女中学生为了捍卫“革命路线”,而不惜献出生命、青春和爱情的悲剧故事当中,尤其是从《班主任》中的那个只相信印在报纸上的铅字的谢惠敏身上,我们能够照见自己的灵魂。对于唤醒思想上的愚昧,对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启蒙,这的确如黄钟大吕。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伤痕文学”作为时代的缩影,见证了中国的一段永远无法回避的历史。

  一种历史眼光的延伸——关于“反思文学”

  “文革”十年动乱,给我们整个民族曾经带来了无法抹去的伤痕和疼痛,由此诞生了那一时间的凄凄惨惨的“伤痕文学”,其中那些充满着疼痛和屈辱的文字,承载了那段人们永远不愿再重演的历史。然而,任何历史的发生,都必定有其历史的根源,尤其是那些产生了重大历史变故和变革的时代和阶段,更不可能是无根之木。所以,当人们痛定思痛,又很快觉悟到这灾难背后实在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历史的原因。“反思文学”正是对于“伤痕文学”的一种历史眼光的延伸,以其更加深入和理性,作为时代最敏感的神经,向着历史的更为纵深的地带掘进。

  “反思文学”在思想性上超越于“伤痕文学”的意义在于,它力图为我们的民族当年所承担的那些巨大的伤痛寻找到更为真实和直接的历史的原因,并对历史的曲折往复进行反顾思考和重新评判。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将目光直接对准1958年,讲述了当上县委书记的老甘,忘了在战争年代支援革命的老百姓,“大跃进”时头脑发胀瞎折腾,对老党员和生死之交老寿的批评充耳不闻,还用处分的名义加以压制。在老寿的梦幻中,爆发了一场反侵略战争,老甘被乡亲们抛弃了。就是这样一个“剪辑错了的故事”,通过不同历史时段的巧妙对接,对完全违背历史规律的“大跃进”及当时的政治运动进行反思。古华的《芙蓉镇》通过对青年妇女胡玉音一生的坎坷经历的描述,写出了芙蓉镇人际之间的瓜葛纠纷和沉浮枯荣,小说对于“文革”的细致描写反映了政治反思的风格,而事件虽然仅限于芙蓉镇,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是对整个社会事件的深刻反思。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灵与肉》、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弦的《记忆》、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则进一步把历史的眼光延伸到战争年代,从而更深入地梳理出当年“反右”以及阶级斗争扩大化等政治运动最深远的历史性脉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历史总是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的。然而,历史却从不可能是完全按照既定程序和规则毫无偏差地直线型发展和前进的。因此,对于过往历史的经验总结,对于错误历史的批判反思,就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思文学”不仅成为当时历史转折的一个思想基点,而且为后世的历史发展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照。

  文学要不要轰动——关于“改革文学”

  当年,“改革文学”的轰动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那应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轰动。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之后,有的企业甚至在厂门口贴出大字标语:“欢迎乔厂长到我们厂来上任!”而长篇小说《新星》改编成电视剧之后,更是家喻户晓。其中的李向南、顾荣等人物,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重要话题。

  那时候我国刚刚走出“文革”动乱,如《乔厂长上任记》所写:“千奇百怪的矛盾,五花八门的问题。”毫无疑问,人们认识过去的历史甚至是挑剔过去历史的错误都很容易,而开辟全新的历史尤其是要在一个历史的烂摊子上重新建设新的历史却显然是极其艰难的。“改革文学”就是用形象具体的艺术手段,描绘出当时整个社会必须实践的改革蓝图,并用乔光朴、李向南这些无所畏惧、大刀阔斧、敢说敢做的充满改革精神的人物形象为当时的改革进程树立了典范。 tujian.org

  正是由于“改革文学”的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赢得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关注。回眸新时期文学的兴起,离不开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作家具备为社会承担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发现社会深层次问题的眼光,高瞻远瞩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智慧,以及对于以上方面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因而,文学产生了轰动。当今的文学,需要找到自己的轰动点。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