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电影院实况转播歌剧演出
2009-05-20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08年4月22日宣布,为适应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该歌剧院的开创性之举“大都会歌剧院:高清晰实况转播”(即在电影院实况转播该歌剧院的演出)在2008—2009演出季将增至11场,转播该歌剧院演出的电影院也将从17个国家的600余家升至24个国家的800家。此项目是彼得·盖尔博自2006年担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后推出的“新政”之一。为重振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声誉、最大限度拓宽其观众数量,彼得·盖尔博在该歌剧院实施了一系列鲜明的改革措施,意图以全新的经营策略在全球歌剧演出市场中占领制高点。

  电影院实况转播歌剧开创先河

  2006年前,“在电影院看歌剧演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尚属闻所未闻之事。即使彼得·盖尔博入住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后宣布着手实施此项目时,众多业内人士也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们认为歌剧迷不会接受二手转播的效果,一般电影观众也不会观看“有些老土”的歌剧转播。然而该项目实施后却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观众和放映场所的数量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

  据《纽约时报》报道,大都会歌剧院在2006—2007演出季共在电影院实况转播了6场歌剧,第一场时转播的影院共98家,观众人数为2.1万;最后一场时转播的影院则飘升至248家,观众也增至4.8万人。另据大都会歌剧院公布的资料,参加该歌剧院本演出季转播项目的电影院已经达到了600余家,覆盖了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播的演出增至8场,观众人数接近9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费用方面,据报道,2006—2007演出季6场演出实况转播出全球共售出32.4万张票,每张售价平均为18美元。每场转播的成本约85万至100万美元。在与各方面结算利润成本后,大都会歌剧院为实施此项目支付了约100万美元。但该歌剧院认为,通过转播场数和参与影院等规模的扩大以及演出DVD的销售,今年的演出季大都会歌剧院在此项目上将至少达到收支平衡,并很可能开始赢利。

  “电影院实况转播歌剧”是盖尔博担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后实施的一项最具影响力的策略。它不仅将“去电影院看歌剧”打造成为一项新潮流的时髦活动,还成为了西方歌剧业界研究和瞩目的焦点,并吸引了一大批后来者。美国旧金山歌剧院、英国伦敦歌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等都开始准备或已经着手实施转播歌剧的相关工作。

  增加现场观众的新策略

  在以“电影实况转播歌剧”增加演出整体观众的同时,大都会歌剧院还采取了两项巩固和增加现场观众的新措施:

  一是加大新剧目的推出力度。该剧院在2007—2008演出季共推出了7部新作,是该院创建40年来最多的一次。此外,该剧院还与纽约林肯中心剧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大力推动新剧目的创作。据该院称,目前有12个新项目正在制作当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降低演出票价。除正常的调低票价措施外,该剧院还规定,在其周一到周四的演出中,原价100美元的演出票如在演出前两个小时还有剩余,将以80美元的价格出售。

  开展歌剧教育项目大力培养未来歌剧观众

  大都会歌剧院不单单把目光放在已有歌剧观众上,还关注着未来,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发展歌剧观众。

  一是着手于“下一代”。大都会歌剧院2007—2008演出季推出了一项新的教育项目,即免费向纽约市5所公立学校实况转播该歌剧院的演出。据统计,本演出季约有8500名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参与了该项目,这些学生在演出前都预先学习演出剧目的相关知识。大都会歌剧院在下个演出季将把此项目拓展至美国全国境内。

  二是不定期实行“免费参观演出彩排”,参与者还可观看演出服装展览和阅读演出的各种相关资料,并与演员进行交流。

  三是在歌剧院内开设画廊,与知名展览机构合作推出与演出相关的各种艺术展览,以普及歌剧知识,增加参观者对歌剧的兴趣。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开拓新的经营渠道,经营目光长远,值得称道。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