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呼唤多样化的京剧音乐创作
2009-05-20
  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我有幸观摩了新编历史戏组的十八台戏。短暂的二十天里,我一直被一种兴奋和思考所笼罩。感想颇多,不吐不快。

  我感到最兴奋的是,我们在京剧音乐创作方面,展现了一个多样化的特征和一种宽容、成熟的心态。可以这样概括:十八台戏,四种类型,即传统类型、样板戏类型、回归类型、交响类型。

  第一,传统类型。就是说包括乐队的组织、音乐写作、唱腔唱法都是传统的。传统类型在这次京剧节当中,有几部呈现得非常好。比如《下鲁城》,就是用传统的手法来构制,包括乐队的组织、音乐的结构方式以及板式的运用,都是传统的,再加上杜镇杰、安平、王蓉蓉几位优秀演员的出色演唱,不能不让人津津乐道,难以忘怀。

  第二,样板戏型。这种类型的作品,在这次艺术节当中也有很多,如《晋德裕》、《丝路花雨》、《靺鞨春秋》等。它们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乐队构成、结构方式完全尊崇了样板戏这种成功的经验,以传统京剧乐队为主奏,加上西洋管弦乐队和部分民族特色乐器,音乐布局上大量使用情境音乐和民族、地域风格突出的主题音乐。同时,乐队的组织方式也一定程度影响了音乐包括唱腔的风格,感情的抒发强于音乐本身的逻辑。

  第三,回归类型。改革开放以后,在京剧音乐创作上有一种回归传统趋势,就是在乐队方面,逐渐地回归到一种民族管乐队(有时也加上西洋弦乐、木管)和四大件来结合的形式,在演唱上更加强调传统的流派、发声和唱法。乐队写作方面也吸收了西洋管弦乐队一些结构形式,如音乐节奏的处理,配器的方式等等。这种类型从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中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创作方式,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本届京剧艺术节上运用最多的方式,如《成败萧何》、《北风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四,交响类型。这也是我这次观戏的兴奋点之一。大量使用管弦乐是从样板戏开始,但是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交响不仅仅是一种乐队组织方式,更是音乐的思维方式和构成方式。样板戏的管弦乐队包括音乐写作,主要还是起着渲染情绪、烘托气氛和伴奏唱腔的作用,除了少有的几段如“打虎上山”之外,很少进入到剧情的推动当中。

  本届京剧节上,有两部作品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一部是天津青年京剧团的《郑和下西洋》,另一部是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大唐贵妃》。仅以《郑和下西洋》为例,这是一部旗帜鲜明的标称为“京剧交响”的作品,音乐的交响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以音乐的形式,参与到剧情发展、性格冲突和人物矛盾当中去。音乐上还突破了样板戏音乐中主要对纵向柱形思维的关注,更开拓了横向织体思维的发展,我以为,在“海战”一场中,管弦乐队与打击乐貌似毫不相干,却综合发挥着作用,是创造性的神来之笔。同时,伴奏的交响化与孟广禄的出色演唱重叠交叉,也带给我们一种美感交集的诗画意象。这里我还有个期待,就是这部作品还可以更加交响化,成为更具探索意义的京剧交响音画。

  我觉得京剧是一个非常多元的艺术。我们无论是继承也好,创新也好,都是在积累,是在不断积累我们的艺术,而不是用一种模式取代另一种模式。京剧从来是宽容的,也是包容的,这是京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样式能够永远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京剧的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本文为戏曲音乐理论家张刚同志在“京剧艺术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tujian.org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