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于无声处》30年后再进京
2009-05-20
  30年前的1978年11月16日,应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的邀请进京公演的话剧《于无声处》进行了北京的首场演出,而正在同一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中共北京市委宣布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消息,那一场演出几乎成了狂欢节!那一天,我落泪了。

  整整30年后,2008年,也是11月,《于无声处》再次进京。它会遇到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生活天翻地覆!一出恍如隔世的旧剧,演出会有什么效果呢?

  相差30年零4天,11月20日,《于无声处》二次进京首演。这一天,我又落泪了。

  这一天,当年的文化部副部长、全面负责《于无声处》接待工作的周巍峙老师来看戏了。他已经93岁了,却坚决地说:这个戏来北京我一定要看!七点半开演,他六点四十分已经到了剧场。当年,是他向文化部部长黄镇建议把《于无声处》调来北京的。那时他说:我是流着眼泪读完《于无声处》剧本的,看到电视台转播这个戏时,我们全家人都哭了。这一天,他和他的夫人王昆老师又流泪了。戏结束后,我和导演苏乐慈向他献花,他与我们拥抱,长时间地向着台上的演员们挥手致意,最后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这个戏在今天上演还是有很大的意义,它再次感动了我,我还是流着泪看这个戏,希望各方面要支持这个戏,要多演。”

tujian.org



  这天看戏的还有一位老前辈杜高。他当年却没有机会看这个戏,因为1978年他还在南方的一个小镇街道上劳动。他是在被判刑劳改,从劳改农场释放以后,被发配到那个小镇上的。为他彻底平反、重回北京工作是在1979年。他说:我是一直流着泪看完这个戏的。这个戏经历了30年的时间考验,当年的政治事件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它在一个已经完全变革了的大环境下,还是能够那么感动今天的观众,这证明了它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这天看戏的有一位我的同辈人、搞文艺理论研究的李春喜。他说,今天的演出使《于无声处》获得了可能成为经典的第一次证明。但他说的另一件事引起我更浓的兴趣:不久前,刚刚工作两个月的女儿突然拿出一个信封,说:爸爸妈妈,给你们一个惊喜。李春喜打开一看,是两张《于无声处》话剧票,每张票价500元。原来这背后有个30年前的故事。1978年他30多岁了还没有女朋友,有人给介绍了一个,但是对方还在犹豫:要不要见面?恰好此时,学校排演《于无声处》,他当导演,还演何是非。于是女方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考察团,前来看戏兼对他进行“审查”。幸运的是,审查通过了!于是,李春喜走上了恋爱、结婚、生子的幸福大道。女儿想,这要是没有《于无声处》说不定就没有我了,于是送了爸爸妈妈这个大惊喜! tujian.org

  这天看戏的还有许多“80后”——其中就有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周潞鹭与唐扬,看戏的时候她们好几次激动地想鼓掌,但是奇怪周围的成年人怎么都那么冷静?她们说:年轻人认可、喜欢这个戏。周潞鹭说是上海很多同学看了戏觉得好,发短信推荐她看。她说:在我们经历大众文化的视听轰炸之际,看到这样一部全靠故事本身的魅力感染人的作品,是很难得的。所谓经典,不是有多少人在读,而是有多少人在重读。唐扬则觉得最打动她的有两点,一个是当时的人们有坚定的信仰,另一个是他们有忠贞的爱情。她说:这个戏特别能够感动大学生,让他们有一种心灵的震撼,所以希望能多到大学中去演,可以让更多大学生在历史的对比中找到自己今天的信仰与真感情。

  ……

  于是,在这一个晚上,在《于无声处》再进京的演出中,我又一次收获了太多太多!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