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银幕流转:中国电影期待新“开场” |
2009-05-20 |
|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望穿双眼盼亲人,花开花落几春秋……”今天,40岁以上的中国人对这段旋律应该都不陌生。1978年,电影《小花》的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传唱大江南北。这部电影一改以往战争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以清新的气息让人们聆听到了中国电影复苏的足音。30年后,这首歌依然是很多人记忆深处的抒情经典。
“文革”后迎来“黄金岁月”
1978年,中国各大电影制片厂陆续恢复拍摄。当时大众文化生活还比较单一,看电影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第一选择。虽然1979年生产的影片只有50多部,但观众却达到了279亿次,平均每天7000万次,创造了至今未能逾越的历史纪录。
改革开放初期,《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芙蓉镇》、《戴手铐的旅客》等一系列“伤痕电影”一改“文革”期间电影的僵硬姿态,将小人物的情感、生活和命运搬上银幕。《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庐山恋》等也在题材和电影语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喜剧片、农村片、爱情片、戏曲片、儿童片等多种类型的影片百花齐放,中国电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高潮。人们观影热情极高,每年的金鸡奖、百花奖评选,都会收到数百万封来信投票。与电影相关的期刊也一时间“洛阳纸贵”。“‘文革’十年的文化生活过于压抑沉重,全民需要一种宣泄和释放,电影成了一个最合适的载体。”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陈山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指出,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间,人道主义成为艺术家长期思考和表现的主题。在美学层面,第四代和第五代电影导演“合力”掀起并推进了中国电影语言的“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电影落后于世界电影的格局,为中国观众留下了一大批经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阶段不仅是第四代和第五代电影导演的黄金岁月,也是整个中国电影的黄金岁月。”
产业化掀起娱乐浪潮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其他新媒体的崛起,电影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指出,“电视节目逐渐取代了电影原有的社会批判、宣传教育等功能。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电影的受众面变小了,更倾向于城市观众和青少年观众,电影的娱乐功能被放大了。”
1993年1月,当时的广电部出台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40多年形成的独家经营、统购统销的电影生产流通模式被冲破。1997年,电影管理机构推出“单片许可证”制度,允许传统的电影制片厂以外的影视单位申请电影制作权。进入21世纪,电影被明确定义为一种产业,其制作、发行、放映领域的主体准入资格全部放开,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投融资主体开放范围不断扩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市场冲击,使电影人开始转变生存策略,在个性化与观众接受度、艺术性与票房收入的矛盾冲突中,努力寻找着平衡点。“从多功能到娱乐化,中国电影在产业化过程中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定位,这是一条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尹鸿说。
进入21世纪,从投资巨大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到小成本制作的《疯狂的石头》、《鸡犬不宁》,一系列高举娱乐大旗的商业片都在票房上取得佳绩。
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市场一度陷入低迷。为了改变这一萧条局面, 1994年1月,广电部授权中影公司每年引进10部影片,并以分账方式在国内发行。进口大片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电影也在国外捷报频传。
早在1988年,一部《红高粱》为中国电影赢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国际荣誉——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此后数年,《香魂女》、《本命年》、《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三峡好人》等作品纷纷揽获国际大奖,中国电影逐渐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在占有海外市场份额上,中国电影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2002年,《英雄》在美国2000多家影院上映,成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在全球上映的中国电影。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981年到2005年在美国上映的所有外国电影中,《英雄》的票房排在第三位。此后,《十面埋伏》、《无极》等商业大片虽然引起了不少争议,但客观上大大拓展了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空间,逐渐进入了一些亚洲国家市场,甚至还打入了欧美主流院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饶曙光表示,商业大片唤醒了中国观众对电影的热情,把大批观众拉回到电影院,对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今天的中国电影是中国所有艺术形式中国际化程度最高、国际地位也最高的”,尹鸿说,“不可否认,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很多是由电影带来的。”
不过,专家们也指出,商业大片不可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运作模式。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大力度推进电影的产业化,培育一个健康的市场,形成良性发展的机制,是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刘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