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潜规则是这两年很时髦的词汇,规矩办事的人遇上了潜规则,妥协的可能是聪明的主儿,不愿妥协的,往往也就远离了实惠。实用在这里占了上风。一个著名的例子经常被我们引用:在国外,大街上没有车辆,行人仍然忠实等候红绿灯的指挥,遵守规则成为公众素养的体现,而国人的小聪明,常常把规则击得粉碎。实用的背后,无非是私利的满足和为此所做的某种交易。再规范的市场项目,在我们尚须健全的市场环境中,都有可能走形和变味。具有绅士风度的斯诺克台球,引进国内,在某些地方便成了赌博的工具。幕后交易在市场的许多角落都习以为常,文化市场自然也难以幸免。下面摘录几种现象,算是掀开文化市场幕后交易的一角。鉴于共知的原因,隐去了真实的单位、人名,请勿对号。
演出“大单”的出笼流程
优秀文化艺术“走出去”,已成为近年文化艺术界一项光荣的使命。一些优秀院团借此东风,在“走出去”的路上披荆斩棘,成果显著。可打开海外之门,真正把我们的艺术项目送到海外艺术市场,谈何容易。于是,有的自己花钱也要“走出去”,登上影响最大的演艺舞台,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这些知名艺术殿堂,用金钱换来演艺生涯的骄傲,虽说多少偏离了“走出去”的宗旨,也算是聊胜于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金色大厅“辉煌”一两次有新闻价值,次数多了,又被拿去神圣光环,对后来者便失去了吸引力。失去了新奇效果,一来政府支持力度可能大减,二来赞助商不愿买单。面对上级要成绩的压力,怎么能不用大开销就有成果,新的办法就在市场夹缝里诞生了。某省一知名剧团参加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得到主管领导指示:做“走出去”楷模,拿回订单来。参加过类似博览会的剧团领导知晓,搞定真正的演出合同,任务艰巨,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他采取了保险方式。北京某文化公司老总为西班牙裔华人,号称做和西班牙有关的文化生意。剧团领导托人盛情邀请到这位老总,让他以嘉宾待遇共赴博览会,其食宿行费用由剧团包干,外加说得过去的出场费,唯一的条件是签一纸由其代理剧团赴西班牙上演数十场的协议。代理费经过西班牙裔老总之手,返回到剧团账上。一单上百万元的演出合同就这样签成了,对于西班牙裔老板,只是盖个图章的举手之劳,对于剧团领导,也是花小钱完成大任务。至于将来无法成行,会有很多理由解释,至少现在的合同证明了参加博览会的业绩。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剧团领导参展胜利归来不久,就及时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奖金数刨去给西班牙裔老总的支出,还略有剩余。
抬高身价的幕后“秘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乎许多人意料,艺术市场的“牛市”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国际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一轮轮刷新着中国艺术市场纪录,一些被大资金热捧的画家,几个回合便身价倍增,从当年清贫的画家村出来,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艺术家。不可否认,这活生生的例子,给大批半成名、未成名的画家们带来不小刺激,心态浮躁、失衡的不在少数。他们也想挤进这轮“牛市”,在红火的市场里多分一杯羹。
内地艺术市场一大特色是许多画家自己打理市场生意,问他们的理由,大都说,自己的头脑够用,除了画画,正好换换脑筋,更主要的,是市场没规范,怕经纪人坑,或是不愿经纪人切一刀利润。另一特色是爱换脑筋的画家对自己的市场价位极其敏感。在内地市场,拍卖成交价往往成为画家市场价位的风向标,某个拍卖成交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画家一段时期内的市场行情。这种现象,自然让某些拥有小聪明的画家,变着法儿去追逐拍卖成交的高价位,透明的市场规则在他们“聪明”花招的肢解下,变得扑朔迷离。
花招一:A画家和某拍卖行达成默契,A画家自己找托儿,在拍卖会上把自己的画作拍到预定的价位成交,私下,A画家补齐税金和拍卖行佣金,取回自己的拍品,便拥有了可以公开的理想的市场价位。 tujian.org
花招二:B画家和某藏家私下谈妥,在拍卖会上,把他的作品按预定的价位拍下来,炒高的部分,他用在下面以赠送作品的方式弥补。这样藏家得到了超值的实惠,画家也为自己的画价竖起了新标杆。
市场中,“小聪明”的花招多种多样,这里不一一列举,但愿逐步规范的市场,会让“小聪明”们无计可施。
投资“潜规则”
第一次涉猎影视剧的投资人大概都被告知,这里的水很深,不好趟。可这样的忠告起不了太大作用,从每年递增的影视剧数量,可以触摸到背后雄厚的资金基础。尽管资金涌入渠道五花八门,但毕竟有了起飞的动力。近年,脱颖而出的优秀影视剧越来越多,与之对应的,不上档次、滥竽充数的影视作品亦不在少数。才气平庸的或无能为力的,在金钱魔棒的驱使下,制作出一堆影视垃圾。
生产出垃圾的投资商获得回报的几率微乎其微,大多是血本无归。某些投资商并不在乎那点投资,只要在其他方面能为其打开方便之门。比如一部剧要1000万元投资,我可以出1500万元,多余的剧组得用保险的方式返还回来,还有其他的回报要求是,给投资商或投资商要捧的“星儿”留个主演位置,不管合不合适,还得保证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投资商制定的“潜规则”都要执行等等,剧组制片人最知道苦衷,他们也清楚,投资附加的幕后条件越多,影视产品的垃圾几率就越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日前,报载当红电视剧《奋斗》的编剧为写续集公开征集嵌入广告,把影视创作中不上台面的交易来了次广而告之。影视剧多一种营销策略,本来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把广告搁进去那种自然而然和剧情融为一体的“艺术把握”。据悉,《奋斗》编剧以脱离其构思为名,回绝了一家颇有实力的旅行社数百万元的广告订单,因为条件是为剧中主角写两集孝敬父母去欧洲旅游的戏。对于其他还在奋斗的编剧,比这小得多的诱惑也许都不会放弃,因而劣质影视作品在幕后交易的里应外合中纷纷出笼。
对于圈内人来说,上述现象或许已司空见惯,不是新鲜话题,可拿到台面上曝光,机会并不多,但愿经常晒晒这些幕后交易怪现状,会对成长中的艺术市场的肌体健康有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