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直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大症结 |
2009-05-20 |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完善;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还没与国际接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迷茫。”在近日重庆工学院召开的“2008知识产权巡回讲座”上,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直指我国非遗文化遗产保护三大症结。
据牟延林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知识、科技、食品、工艺品在内的文化表现形式和历史遗迹等文化场所。按照申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有权利主体和传承人两个条件,并且其中包含的传统元素必须大于创造元素。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完善
“比如,珠算、春节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由很多人传承,无法准确地界定该文化的特定权利主体和传承人,所以很难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牟延林表示,目前有很多文化是以传统遗留下来的少部分为由头,进行大量的发明,加入了很多创造元素,这样就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此外,牟延林表示,像重庆梁平竹帘等都是一些濒危的杰出工艺,这些工艺被一些非主流的人群掌握,他们可能缺少传承的精力和投入,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待完善。
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没与国际接轨
牟延林表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并不能与发达国家的法律接轨,不像发达国家有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制度,所以出现了违权问题只能望洋生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都属于中国的文化元素,经过国外艺术家巧妙包装成‘成品’,再推向中国市场,反而赚起了中国人的钱。”牟延林表示,像这种无法界定权利人的文化常会被发达国家无偿使用。长远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急需一种国际上统一的法律保护体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景堪忧
对于目前由于不符合条件没有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处在非物质遗产界定边缘的文化下一步该怎么办?牟延林表示,对此,下一步需要拓展知识保护制度框架,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并不是什么文化都可以往里面放,保护边界至今无法界定。
“比如,对那些没有纳入非物质遗产的文化单独立法理由是否充足?对于那些处于非物质遗产边缘的文化的标准限制是否过分?”牟延林说。(来源: 人民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