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图书“走出去”,还要迈过几道槛? |
2009-05-20 |
|
一组数据令人欣喜:近3年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分别为1434种、2050种和2571种,连续3年上扬。但另一组数据则对比强烈:近3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比分别为6.86:1、5.34:1和3.99:1,呈现明显“一头沉”。
在天津举行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图书“走出去”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打破引进远远大于输出的不平衡状态,中国图书“走出去”还要迈过几道槛?
“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大
9月1日,亚洲最大的国际书展——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天津开幕。中国图书“走出去”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近年来,我国图书版权对外输出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至2007年最近3个年度,全国输出图书版权数量分别为1434种、2050种和2571种,而亚马逊网销售的国外出版的英文版中国主题图书分别为800种、1590种和2603种,均呈现连续3年上扬。
与上一年相比,2007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和输出数量由“双增长”转变为“一增一减”。
在“2008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上,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王自强说,2007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与上年相比减少了695项,下降6.23%,输出则增加了521项,上升了25.4%,“一增一减”比过去“双增长”更有含金量,说明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质量在提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另外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我国“走出去”的图书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版权贸易产品从以前集中于语言教材、中医、养生、菜谱、气功等图书,逐渐扩大到反映我国文化和当代中国的书籍。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说,一批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图书走出国门,比如《中国读本》、《于丹〈论语〉心得》、《狼图腾》等,受到了海外读者的欢迎。
贸易逆差未得到根本改变
在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步伐不断加大的同时,引进远远大于输出的格局尚未得到改变,输出多局限在华人范围内,能够进入发达国家主流社会的较少。
当我国制造了全世界40%的袜子、65%的体育用品和95%的纽扣时,版权贸易却面临着巨大逆差:2005年至2007年,全国引进图书版权分别为9832种、10950种和10255种,引进与输出比为6.86:1、5.34:1和3.99:1。
而“走出去”的图书,也主要集中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等华人集中的国家,在欧美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极为有限。以2007年为例,我国从美、英、德、法、日引进的图书版权分别为3878种、1635种、585种、393种和822种,占当年引进量的71.31%;而同期输往这些国家的图书版权却分别仅为196种、109种、14种、50种和73种,仅占当年输出量的17.19%,引进和输出失衡明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图书“走出去”仍然任重而道远。阎晓宏说,自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之后,我国几乎翻译出版了所有世界名著,却未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的畅销书和作者,五千年文化积淀所创造的优秀作品却输出甚少,影响相对仍比较有限,亚马逊网上介绍中国的有关图书中,到目前销量较好的100种里都没有中国人的著作或中国出版社的产品。
亟须迈过的多道槛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版权输出规模小、实力弱、引进输出严重失衡背后,归根结底是积累已久的多道制约“走出去”的障碍。
“翻译问题是制约中国图书大步‘走出去’的一大瓶颈。”人民出版社对外合作部副主任杨松岩说,由于中译外对外国出版商而言比较困难,他们往往要求取得翻译成稿,而国内通晓两国文化的高水平中译外“二传手”匮乏,一旦寻找到合适的外国人担任译者,巨额翻译费用又难以承受,翻译环节成为版权输出整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
同时,版权代理专业人才和机构匮乏。一些出版社反映说,国内图书版权输出代理大部分由出版机构自己承担,长期以来习惯“走单骑”,各自为战力难从心,而我国版权代理机构规模还十分小,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我国图书走出国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好的作品也是障碍之一。辽宁科技出版社副社长陈慈亮说,我国出版机构“走出去”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动力还不是很足,选题策划以本土化为主,往往把为国内市场策划的选题“捎带着”到国际市场去“碰运气”,忽视海内外读者在知识背景、阅读心理、审美情趣、接受习惯等方面差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此之外,版权输出平台单一,过度依赖两大书展。王自强说,我国版权输出通过法兰克福书展和北京图博会两大平台占到91%,还处在“赶集式”阶段,版权贸易常态机制尚未形成,只能通过有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固定平台进行,无法对市场快速反应。
出版界人士建议,国家应建立出版翻译基金和加大优惠、奖励、扶持政策力度,重点支持有能力的出版社机构开拓国际市场,采取措施加速版权中介机构、经纪人和代理人队伍建设,为版权贸易活动提供经常性载体。同时,出版机构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加强与国外合作,用符合国外读者阅读需求和欣赏习惯的内容产品打开海外图书市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