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们离商业大片还有多远
2009-05-20
  由吴宇森执导,汇集港澳台及日韩等众多知名影人,斥资8500万美金打造的华语电影《赤壁》,内地上映仅4天便获得过亿票房。截止到7月20日,其票房已达到2.077亿元,创下了“票房最快破2亿”的纪录。然而,与此前众多国产大片一样,《赤壁》在收获高额票房的同时也遭到了观众和专家学者的质疑甚至恶评。那么,国产商业大片如何才能走出“票房与口碑之间存在巨大落差”的境地?商业大片是否注定要在这两方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国产大片艰难之路

  自1994年中国电影市场引进国外进口影片,“大片”这一概念便开始为国人所了解。同时,国内的电影市场也因此受到好莱坞电影的严重冲击,处境十分艰难。

  1999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风靡全球,这让国内影人看到了其操作模式的可借鉴性。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以跨国制作背景和全球市场定位的超级制作形态,宣告“大片”从此不再为“进口”所专有。中国电影市场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影片形态,即国产大片。

  如今,国产大片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媒体与观众讨论的焦点。然而,到目前为止的国产大片,尤其是古装动作片,几乎都被认为其效应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而非“文化层面”,并且缺乏人文内涵、没有思想力量和真情实感、故事情节和人物缺乏认同感、形式大于内容等都是遭人诟病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难以取得观影平衡点

  受《卧虎藏龙》的启示,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方向开始从艺术探索转向娱乐大众,制作模式由本土转向国际。大规模、大制作、大投资的商业大片,为了能够收回高额的拍摄成本,往往将目光拓展到海外市场。张艺谋在宣传《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曾坦言:“拍摄这种古装动作大片,纯粹是为市场拍,尤其是海外市场。”而《卧虎藏龙》在奥斯卡的成功,更让中国古装动作电影开始为全球观众所了解、接受和关注。

  然而,在这些大片中普遍出现的吸引外国观众注意的中国文化元素,多是以一种浅显的符号形式出现。《中国日报》高级编辑、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对于国内观众而言,这些符号具有众所周知的涵义,因此从审美方面看并没有什么意义。而对于外国观众而言,这又成为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以异国情调引起观众的好奇;另一方面也会由于文化环境不同而易产生认同上的隔膜。“比如对于我们来说,红灯笼是代表喜庆的,而在西方红色却是暴力的颜色。”周黎明说,“再比如,中国观众从不会问诸葛亮为什么会扇扇子,但是西方观众却不理解。导演预知了这个问题,于是让周瑜问了出来,而在我们看来这便显得不伦不类。如何寻找到国内与国外观众之间存在的观影平衡点,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做大片,很像京剧中的《三岔口》,大家都在黑暗里摸索。我们都知道在北美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一部片子拍出来到底有多少观众看,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同时,不论是国内观众和国外观众,能否在高雅观众和普通大众、大都市观众和小城镇观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问题。” 周黎明说。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巩继程认为,对于此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题材,可以针对国内电影市场和国外市场制作两个版本,同时电影审查也要相适应,为国产电影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保障。

  此外,当大片努力在各类观众之间寻求平衡点的时候,观众也应尽量放松心态。对于《赤壁》上映后观众中传出的一片批评声,巩继程认为,观众的反应至少代表着关注,“关注首先是件好事,这是电影市场、电影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而至于《赤壁》中引起观众不满的诸如“需要冷静”“略懂”等台词、诸葛亮为母马接生等情节,他表示,由于历史原因,相当一部分观众在电影审美需求上存在过多“道德”“政治”和“传统意义”的情结,因此,对于商业大片的适应仍需要时间。

  吴宇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赤壁》并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三国志》,它就是一部商业片,一部要求好看而且娱乐的电影。”对此,周黎明建议观众不妨放松心态, “如果将其当做一个历史故事来看的话,那么观众从心理上便无法接受它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别忽视中等规模影片

  《赤壁》的上映,再次成为大众和媒体评论大片的一次狂欢。如今已没有人质疑大片的商业价值,但如何促使大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周黎明认为,从市场来看,大片应该变成一种常态。同时,考察大片发展也不应只关注于商业大片本身。“健康的电影市场结构应该由大片、中等影片和小片构成。大片由于它的高额投资,因此是商业的,在艺术形式上是守旧的。小片便可多以探索见长。而中等影片则是电影业的中坚力量。如果有相当规模的中等影片,那么大片也就不再显得如庞然大物一般。”

  针对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总体结构中只有大片和小片,十分缺乏中等规模影片的现状,巩继程分析认为,这其中包含了两方面原因:一是市场渠道比较推崇大片;二是观众本身比较关注大片。“当然制片方和创作者更是问题的主要方面。中低投资的影片应在风格和题材上走出自己的特色来。”话虽如此,但究竟有何具体措施可以弥补市场上中等规模影片的缺失,仍是目前难以解决的矛盾。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