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奥运的文化价值解读
2009-05-20
  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了。对世界而言,这一事件意义非凡;对中国而言,这一事件更是意义非凡。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在审查5个候选城市的评估报告后明确提出,北京如果申请到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将为世界奥林匹克留下“独特”的遗产。这一评价向全世界表明,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将是奥林匹克精神向古老东方文明的开拓与发展,将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围绕奥运,中国则可以充分彰显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弘扬东方气派和东方神韵,对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奥林匹克精神给予生动的对比和有益的补充,并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意境。

  “奥运来了”。和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一样,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孕育了丰富的传统体育。就在古希腊人举办奥运会的同时,我们的先祖也进行着骑术、射术、御术和角抵、摔跤等竞技运动。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明时说:“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汤因比的话告诉人们,中国文化一直是世界文明的神话。然而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世界的价值标准转移了。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追求健全的体魄、优美的体态、坚毅的性格,与追求完美艺术和高尚品德内容一起成为支撑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并逐渐发展成为新的世界文化价值标准。而一个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却抵消不了近代落后所带来的苦难。在一个以西方文明为尺度构建的文化体系中,不善现代竞技的中国人曾尴尬地变成了“东亚病夫”。中华民族一直深信自己的制度文化优于西方,文物教化臻于极致,但面对“现代文明”的坚船利炮,却不得不接受战败求和的屈辱,从“华夏中心主义”到不得不“师夷长技以制夷”,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沉重打击。中华民族在现代价值标准面前还能勇立潮头吗?从这一层面来说,奥林匹克对中国人民而言,开始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伟大复兴的梦想。从1904年张伯苓提出中国人的奥运之梦,到刘长春孤身一人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再到1984年许海峰射落中国人的第一块奥运金牌,中国人向世人表明了自己不懈追赶世界先进文化的努力。此后参加历次奥运会的中国选手成绩越来越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更是取得了奥运金牌位列第二的骄人战绩。这一战绩标志着我们不但永远摆脱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而且赢得了整个世界对我们的尊重。北京奥运会注定要成为奥运史上一届具有独特意义的体育盛会。因为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一百年的文化吸收、融合、收获,都将在这一体育盛会上像火山爆发一样向世界展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奥运来了”。一个能够海纳百川的民族,终于可以收获自己百年奋斗的成果了。童年时代便已产生自强不息、刚健有为、阴阳相济、天人合一等思想的中国古老文化是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辉煌顶峰。奥林匹克主义的“更快、更高、更强”与中华文明的完美结合带来的人类文化盛会,是中国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亮相,是复兴东方文明的盛大狂欢。

  “奥运来了”。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腾飞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一刻的完美融合,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个既继承传统、注重民族特色又倡导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文化融合,具有有容乃大精神的中国形象。

  “奥运来了”。中国将借奥运之机为世界搭起展示自己的平台,世界也会借奥运之机了解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共生的民族精神。说得更宽广一些,这便是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结合与有机交融对建设和谐世界所具有的十分重大的推动意义。 (作者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