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奥运:从北京奥运看中华文化与奥运交融 |
2009-05-20 |
|
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正越来越近。
这是世界奥运史上具有独特风韵的奥运会。绿色、科技、人文的三大理念和实践意义深远,特别是和谐世界、和谐奥运的人文精神,是北京对于奥林匹克的独特贡献。
这是世界奥运史上具有独特风采的奥运会。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与互动,将成为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成为奥运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记忆:把中华文化的气韵风神留在奥运史上
97岁的东方文化学家季羡林先生曾用“两句话”来诠释“人文奥运”的内涵:“人文奥运就是两句话,一句是宣传中国优秀文化,一句是吸收外国优秀文化。”
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在审查5个候选城市的评估报告后明确提出,北京如果申请到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将为世界奥林匹克留下“独特”的遗产。
今天,我们已经听得到北京奥运会的空谷足音,“新北京、新奥运”的宏大图卷正缓缓展开。在这幅壮美的图卷上,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最璀璨的珍宝。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这部著作中对中国文明的世界价值做出了深刻阐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文奥运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和平、和谐、和爱、和美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以人合天的和谐自然观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说:“围绕人文奥运,我们可以充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中华文明,尽显东方神韵,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北京奥运会是进一步激活中国文化魅力的难得机会。”作家冯骥才强调,“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要通过奥运会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气质留在奥运的历史上。”
20世纪90年代,学术大师费孝通在思考全球化体系中中华文化的命运时,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即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文化价值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费孝通将他的“文化自觉”理念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认为,北京奥运会正是搭建了这样一个“让世界理解中国,让北京触摸世界”的平台,也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介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一扇窗口,“和谐的观念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如何在北京奥运会上突出人文奥运的特色,借助奥运会这个平台,更好地向全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精神:体育盛会如何展示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定位决定着其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一届奥运会只有在思想上站得高,才能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获得一席之地。”金元浦认为,奥运会作为一个巨型的展示会,它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全球平台,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它有可能也应当成为展示中国新的国际姿态,重建“文化中国”的当代形象的世界舞台,它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的战略相配合,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发展机遇。
古老中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国度,2000多年来,西方一直不断制造“中国形象”。13世纪,马可·波罗的游记将一个富庶、文明、繁荣的中国展示在西方人面前,使中国成为欧洲人心目中的神话。14世纪,曼德维尔的游记再次加深了西方对神秘中国的记忆。这两部游记,直接导致了15世纪欧洲人的航海探险活动及地理大发现。16—18世纪启蒙时代的欧洲,中国是西方的向往之地。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人类思想史新提纲》中就提出,欧洲社会应该把目光投向东方,注意研究中国的思想。
然而,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否定型形象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形象”由开明、富饶、发展、繁荣变为专制、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从聪明、勤奋、坚强、质朴变为愚昧、奸诈、懦弱、保守,中国被丑化、弱化、妖魔化,一方面被视为没落帝国的“东亚病夫”,另一方面被视为威胁西方世界的“黄祸”。中国威胁论、去中国化等机会主义的声音频频扭曲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奥运会的召开,给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都在遭受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塑造和输出一个理性、智慧、和谐、包容的中国国家形象,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至关重要。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中国独立于世界的标志,也是中国能够带给世界的最大财富。面对即将拉开的舞台大幕,我们准备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呈现给地球?我们准备将一个什么样的北京呈现给世界?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索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金元浦说。
中国遗产:让人民群众享受奥运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1896年复兴以来,始终秉承文化的理念。《奥林匹克宪章》在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解释中强调,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老文明孕育了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多样化的民族体育文化。就在古希腊人举办奥运会时,中国古代也存在着类似的现代体育活动,如骑术、射术、御术、军事武艺、田猎、跑与跳跃等等,蹴鞠、弄丸、斗鸡、走狗等体育娱乐活动也在文化发达地区较为流行。当西方世界大规模举办投枪、赛跑等项目的比赛时,中华大地最盛行的体育项目是“礼射”,这种竞技活动不仅具有很高的体育文化价值,更具有深刻哲学含义。让普通民众成为体育文化的主体和教化民众的重要载体,这是中华文明传统的重要内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类文明进步运行的基本轨迹一是要传承泽守,再是要开拓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陈宝山说,让人民群众成为北京奥运的参与者,让普通公民享受奥运,体现着本届政府民生关怀的方针。
让世界看到中国社会的人文之光,无疑是人文奥运的主旨所在。人文不仅是为了奥运,更是为了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北京奥运应该成为我们利用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全民礼乐文化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大众文明素质、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契机。人文奥运能不能真正成功,涉及的实际上是中国人能不能向世界提供一个迥异于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问题,我们应该向世界作出自己的响亮回答。(记者 李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