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9-05-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颁布了文化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文化部党组率领文化战线广大职工,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关于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坚持围绕大局、改革创新,努力推进各项文化工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6月13日,中央召开了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这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北京奥运筹办工作等,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贯彻中央精神,把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推向深入,掀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沉着应对,各项文化工作稳步推进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之年,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开局之年,又是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大事多,喜事多,灾难也多,机遇多,挑战也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团结一心,沉着应对,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文化发展,不仅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各项文化工作也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文化系统抗震救灾迅速展开,成效明显

  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波及甘肃、陕西、云南、重庆等省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亲赴一线指导,全国人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地震发生第二天,文化部即向四川省发出了慰问信。第三天,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文化系统的救灾工作。此后,文化部成立了部抗震救灾协调小组和部灾后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指导小组,部领导迅速赴灾区慰问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实地察看文化系统受灾情况,及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标准及用地计划,先后提出《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文化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提纲》,召开文化系统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会议,成立羌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及时就灾民安置过渡期间公共文化服务制定有效措施,并派文艺小分队赴灾区慰问演出,体验生活,推动文艺创作。国家文物局迅速组织多个工作组赴灾区实地调研、评估,全面掌握文化遗产受损情况,指导抢险救灾,并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制定《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修复规划》。 6月30日,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修复作为灾后第一个启动的文化抢救修复保护工程已经开工,标志着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全面启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灾区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在大灾面前不放弃、不抛弃,挺起不屈的脊梁,奋勇自救。他们坚守岗位,确保政令畅通;组织干部群众撤离危险区,积极救助灾区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监控和防范存在险情的文化设施,了解、统计文化基础设施损毁情况,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文化设施修复工作。特大灾难激发了广大文化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博大的爱心,他们用各种文艺形式传递人间大爱、凝聚民心、坚定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5月18日,文化部与中宣部等9部门共同主办“爱的奉献”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募集善款15亿多元。成都艺术剧院与国家话剧院创作并上演了大型话剧《坚守》,四川省文化馆制作了《我是汶川人》、《五星红旗在十三亿人心中飘扬》等优秀歌曲音像光盘,配送到灾区文化馆(站),组织广大群众歌咏传唱;四川省图书馆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中心赠送的一批抗震救灾资源送到灾区,在灾民集中安置点迅速建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引导广大群众科学认识地震、正确防范地震;省文化厅调集抗震防震、受灾自救、震后防疫等科教片,向重灾区配送数字电影放映机,并下拨放映补贴,开展“电影人心系灾区群众”慰问放映活动。陕西省宝鸡市图书馆在建筑倒塌的情况下建成“帐篷图书馆”,在渭河公园等群众密集的防震场所开展书刊阅览、办证等服务,放映录像、电影,印发防震防疫宣传品。及时有效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为缓解受灾群众紧张情绪、安抚受灾群众受伤心灵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这场斗争面前,广大文化工作者经受住了考验。

  (二)按照年初的部署,各项文化工作稳步推进(略)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和各项文化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望。要适应新阶段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切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指导各项文化工作;就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目的。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文化建设根本上是人的建设,文化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要在文化工作中体现执政为民的思想,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要在工作中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在文化创造和传承中的主体作用。要在尊重差异中确立主导,在包容多样中坚持主流。要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保护一切创新成果,形成引导有力、激励有效、活跃有序、宽松和谐、不同主体踊跃参与文化创造的机制和环境,推动全社会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不竭动力。

  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文艺创作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灵感,激发创作活力,不断创作出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文化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化。要让文化走出象牙塔、走出文人的小圈子,走向人民大众,走向普通百姓,努力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充分依靠、调动和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爱护文化工作队伍,善于团结文化人,和文化人交朋友,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良好氛围。

  要发挥文化塑造人、提升人的素质、培育国民精神的重要功能。通过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之中,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得到启迪,在情感的共鸣中获得教益,形成科学的理想,培养健康的人格,塑造高尚的情操,使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在文化和艺术的熏陶中得到提升,成为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首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发展,着眼于繁荣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对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化要发展繁荣,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文化产品进出口存在严重逆差,当代文化的国际影响还很有限。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基本结束,国外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将不断涌入,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要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谋划文化的更大发展。

  文化要发展繁荣,必须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最重要的是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全面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要在全社会尤其在各级领导层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要破除有些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忽视、轻视、近视、偏视的观念,破除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惯性思维,破除重“国办”、“公办”,轻“民办”的思想,破除对新科技革命促进文化发展的忽视,积极主动引领高新技术催生的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领域的创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大力推动改革创新。突破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建立起符合发展规律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与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是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体制保障。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服务网络。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政府文化部门的最主要的职能和责任。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把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和文化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和文化科技的创新。

  (三)文化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实现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重在建设的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文化资源的科学配置;重视文化事业的当前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协调与衔接,重视文化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的平衡互补。文化建设是一种在积累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渐进过程。要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扎实推进文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统筹兼顾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区域文化发展,统筹兼顾城乡文化发展,统筹兼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兼顾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统筹兼顾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我们要研究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个重要的指导方针,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要采取严肃的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需要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为现代生活服务,同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中鼓励创新。

  三、围绕大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半年,文化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面临新的复杂形势和大局的要求,任务还相当重,需要我们围绕大局,锐意进取,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着力从两个层面,使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从近期来看,迫在眉睫的是要抓好地震灾区灾后的文化重建,办好配合北京奥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大文化活动。关于灾区文化重建工作,要坚持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保质保量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一是要做好对口支援指导工作。二是要支持灾区做好安置过渡期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三是要积极抓好灾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四是要研究制定灾区文化市场恢复经营、吸引投资的相关税费政策,指导灾区各类文化市场尽快恢复生产,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确保灾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五是要积极组织慰问演出和抗震救灾题材文艺创作,努力创作出一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优秀文艺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于重大文化艺术活动,当前重点是善始善终地组织好北京奥运的各项文化活动,保证质量和安全。规划组织创作一批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优秀作品。各地也要策划组织好当地的重要艺术活动。

  在做好以上当前工作的同时,还要着眼长远,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和大局的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围绕大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今年4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改革既要有路线图,又要有时间表,中央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改革的指导,抓紧制定分步推进改革的具体规划,明确工作进度,细化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把原则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特别要在推动直属单位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各级文化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文化体制改革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动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

  一要抓好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这是文化系统改革的一个工作重点;二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文化投入的制度性保障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和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要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下一步各地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明确改革的具体进程;四要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五要加强改革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工作;六要落实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软实力、增强整体竞争力的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各级文化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主动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进以网络文化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认真探索文化产业的自身规律,利用规划、政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杠杆,努力协调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不断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与文化战略投资者;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发挥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积极开辟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学习和吸收国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改变文化产品进出口不平衡的状况。大力发展具有良好前景的网络、游戏、动漫、流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四)大力繁荣文艺创作

  繁荣文艺创作,多出精品佳作,多出优秀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标志。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不仅是艺术家的神圣使命,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工作的重要职责。文化部门的同志们应该遵循艺术规律,适应市场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文化决策,充分调动广大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一是要尊重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多出精品佳作、多出杰出人才的宽松和谐的环境。

  二是要善于通过理论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荣誉奖励、组织艺术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艺术家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关注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艺术选择,尊重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体现和传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创作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深受人民欢迎、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文艺评奖和文艺活动的组织方式,通过评奖引导文艺创作取向,促进优秀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

  (五)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文化交流,以创新的思维开辟文化交流的新途径,开创新局面,是提高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举措和重要途径。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和力量,充分运用中华文化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要继续配合总体外交,发挥文化独特作用,官民并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请进来,走出去,动起来,活起来,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效益。要大力开展文化产品贸易,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要着眼长远搞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要研究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战略规划,提出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全方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规范对外文化交流的管理和秩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合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大力完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文化政策,加强文化立法,形成科学配套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提高政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

  要加快制定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完善各类文化经济政策,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七)大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高素质文化人才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坚力量,是增强文化竞争力、发展力的源动力。必须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文化发展总体布局中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促进文化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为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一是提高文化系统党政干部队伍素质。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二是形成多层次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梯队。以培养高层次文艺人才为抓手,扶持德艺双馨的著名艺术家和表演艺术、美术创作、文艺理论研究、文化科研等方面专业拔尖、成绩突出的文艺名家和学科带头人。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逐步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社会化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要建立文化艺术界的国家荣典制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四是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文化建设需要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立健全基层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大对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支持力度。

  五是建立健全文化法制机构和队伍。

  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文化科技工作等都要继续向前推进。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但是,灾难压不垮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多难兴邦。广大文化工作者更要意识到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以更加负责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把文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