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
2009-05-20 |
|
6月14日是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近几年,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空前重视,有的忙着申遗,有的忙着举办论坛……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病是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一些地方热衷于申报,其意不在保护,却在争取国家下拨的保护经费;有的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行制造“民俗”;还有的地方申遗是为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一个个旅游项目,以民俗风情为卖点的旅游项目遍地开花,使许多民俗走了形、变了味。
更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拍录看作是保护,事实上,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鱼”,保护方式主要应是“养生”,而不是只保护“鱼干”。 活鱼要在水中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活鱼”来说,民众就是“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在活态传承中保护。
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重视文化发展的规律,在增强民众的自觉性上下功夫。 tujian.org
要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展览,开设剪纸、捏泥人及民间传说、民间舞蹈等文化遗产课程,机关、企业及社区可以利用展板,介绍文化遗产知识等,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之水中畅快游弋,健康传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