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30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民委主办,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到会并讲话。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等从事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建议,对羌族物质文化的历史文物古迹等,要按照“整旧如旧”原则加以恢复;对体现羌族衣食住行的现存物质文化,要加以保护和恢复,在传统的基础上恢复并考虑防震和现代科学技术等因素。他建议,在四川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蒋彬建议,在灾后总体重建方案中,应当体现对民族文化特质和象征符号的运用,把家园恢复重建与羌族文化保护、传承、抢救和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方案向社会公布,择优选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席建超建议,重建安置要坚持“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原则,要根据区域环境灾害评价结论,选择环境条件相似、适合人类居住的安全区域,或周边羌族相对集中、适应羌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进行安置。他还建议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建立羌族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灾区经济恢复重建新的增长点,有效保护羌族文化。此外,他还建议引入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灾区羌族民族文化遗产的资源历史、规模分布进行统计,有重点地对文物古迹、建筑民居、民族服饰、民族文学等羌族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形象、生动的抢救和重建数字平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上,中国民族博物馆介绍了羌族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项目。项目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范围内的羌族聚居区为抢救区域,对重大灾害中的羌族文化损害做出评估;收集地震前有关资料及震后幸存实物,保存、延续、传承羌族文化。该馆计划近期在北京举办羌族文化展览,出版羌族文化书籍。
相关链接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羌族人口现有30.61万,80%以上居住在四川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到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最具羌族特色的建筑——碉楼和羌寨,如理县的桃坪羌寨3座著名的古碉楼出现裂缝,楼尖部分垮塌;汶川县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100%的房屋被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