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光明日报:文物虽毁 文脉不绝
2009-05-20
  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家园被毁,许多文物古迹也深受重创。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大地震已经造成四川省境内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失,都江堰、青城山等著名文化景区许多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彭州领报修院、姜维城古遗址等也未能幸免。

  在都江堰采访时,笔者曾亲眼目睹震后的二王庙:山门被震毁,青瓦全部从房顶跌落,只剩下饭后鱼骨一样的房梁和屋椽;泥石流挟裹着树枝和败草冲到山下,把寺庙里的房屋彻底掩埋。很难想象,这是怎样一场灾难让经历数百年风霜不倒的古迹顷刻间淹没;也很难承受,这些文物古迹曾经承载了无数人的心愿和寄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喜欢讲天人合一,为了表达与自然的亲近,人们总把最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建在高山之巅或大川之畔。在青城山上、都江堰边和峨嵋山顶,我们都能看到许多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但人们越是亲近自然,越容易受到自然的伤害。许多文物、古建由于年代久远,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本就不足,加上位置多在高山深谷,更难以抵挡此次地震和泥石流。

  其实,几千年来,不仅中华文化历经劫难,见证种种劫难的许多文化遗址也早已伤痕累累。例如,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的都江堰安澜索桥虽然建于宋前,但明末就已毁于战火,重修之后在1933年又因地震被毁;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庙明末毁于战乱,清朝重修,民国时期又毁于大火,再次重建后又在此次地震中被毁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而被毁,毁而重建,自然总以其无情的力量摧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总是破坏人们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但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从未因此断绝。

  上溯三千年,在川西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曾和中原文化一起盛极一时,也曾创造出青铜文化和金玉文化两个高峰。后来,虽然因洪水或者战争等原因被毁,但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仍在,文化的基因仍在,至今仍熠熠生辉、泽被后人。

  自然无情,生命顽强。这种顽强不仅是精神上的,更应是行动上的。通过这次地震,我们应该更加认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在古建保护中建立容灾机制,时刻考虑灾害发生的可能;另外,除了对已有文物进行加固外,还可考虑通过“文物代管”等方式,将可移动的珍贵文物集中管理以实施有效保护。

  地震虽然毁坏了一些珍贵的文物,但却没有毁灭我中华文化坚韧不屈的精神,更没有毁灭我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只要我们的人还在,只要我们的文化还在,桥断了可以修,房倒了可以建。精神不死,文脉永存,这些遗迹所代表的文化仍可历经劫难,生生不息。(周龙)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