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几年,云南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显示出迥异于其他区域的发展态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特色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了非常强大的“民间力量”。这种民间力量体现为:在政府支持下,以民间手工艺品为载体,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建构了一个惠及农民的乡村文化产业链,或以“农家乐”的形式,融合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创造出适合农村发展现实的新型文化产业模式,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乡村文化产业主体是农民
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记者参观了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生产基地,长长的工作间里60台缝纫机排成两列,工人们在机器上忙碌地缝制背幺(背幺是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最常见的一种背婴幼儿的用具),脚边是裁剪好的毛毯块(用作背幺的填充物)、绣着各种图案的绣片(背幺的外层)和背带,这些精美的、充满乡土风情的绣片都出自腾冲县周边各村庄的村民之手。
当记者来到制作园角背幺绣片的村庄之一——腾冲县固东镇江东村时,正逢当地的“街子天”(赶集日)。穿过热闹的集市,沿着火山石铺就的平整村路,走到固东刺绣基地负责人杨有会家的大院里,我们意识到:这是个正在富裕起来的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有会先把记者带到库房里参观。库房的一角堆着一匹匹的红色平绒布,靠门的木架子上摆满各色绣花线——这些是制作背幺绣片的材料。
“我们江东村有1000多户4000多人,700多户都在做背幺绣片,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的老婆婆,十几岁的小孩也在假期学着做。”杨有会告诉记者,“做得熟练的,每个月能做15个到20个,花头(图案)简单的能做20个到25个。绣片的价格根据花头不一样,30元到50元都有,一个月最低能挣700元左右吧。”
正当记者和杨有会聊着的时候,一个年轻妇女背着孩子来送绣片。杨有会接过绣片,在阳光下摊开细细检查了一遍,然后在一个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和数字的本子上做了记录。送绣片的年轻妇女姓陈,今年22岁,孩子8个月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做绣片才半年,因为爱人是司机,在外的时候多,自己要带孩子、照顾老人,还要养鸡养猪,所以做得并不多。
“像今天这样的天气,我们上午10点后就集中在院子里干活了,多的时候能坐满呢。”杨有会看了眼空荡荡的大院子,有些遗憾地对记者说:“你们来得不巧,今天是街子天。”尽管如此,记者在离开江东村的时候,还是看到了三四个妇女坐在路边边聊天边刺绣的场景,平整干净的乡村道路上充满着平静祥和的生活气息。 tujian.org
而距离这里几百公里的楚雄州南华县岔河村,给我们带来的则是另一种乡村风情。彝人客栈、起家大院、王家大院……这些普通的彝族农户,是“咪依噜风情谷”休闲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他们以彝族的特色文化为核心,结合村寨的自然风景,开拓出新型的农家休闲文化旅游市场,吸引了来自昆明、大理和邻近的四川攀枝花的大量游客来此观光度假,享受生态自然风光。
咪依噜这个名字堪称是彝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传说中美丽聪明的彝族姑娘咪依噜用有毒的白色马樱花与恶霸土官同归于尽,为彝族人民换来了和平的生活。彝族农历二月初八的插花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献身除恶的好姑娘咪依噜。
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是怎么唱响这首乡村文化生态游“主打歌”的?“咪依噜风情谷”旅游区以生态良好、彝族风情浓郁的岔河新农村示范带为依托,全长6.5公里,涉及沿南永公路一线的马鞍山、新房子、三家、大岔河、小岔河、新村6个村民小组共205户865人。在小岔河丫口村率先发展起来的11个乡村旅游接待点中,彝人客栈是做得不错的一个,老板周开富原本在外地做农特产品的生意,2006年,在政府号召下回村开了这家客栈。“去年5月开业,到现在有3万多游客量了,多数是从昆明、楚雄和四川攀枝花过来消闲或避暑的。生意不错,”周老板介绍说,“爱人原在楚雄,现在也回来帮忙开客栈。另外还雇了15个人,都参加过政府组织办的礼仪培训班,月工资400元到1000元不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人为本,政府、民间合力“点铁成金”
资源和资金是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要素,但这“二资”若没有人才对其进行运作,都不过是“生铁”。园角背幺和“咪依噜风情谷”这样来自民间的文化产业项目是如何拥有了“点铁成金”的力量呢?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力量。拥有创造热情和致富愿望的民间群体,借力于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各州市县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政策措施,把云南的村庄变成了“点铁成金”的“炼金坊”。
下岗工人李洪冰、陈美玲夫妇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他们的“炼金坊”就是前面述及的生产园角背幺的腾冲县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他们有以背幺为主的30多个系列、2000多种图案的民族服饰产品。李洪冰、陈美玲夫妇于1993年和2002年先后从腾冲县粮食企业下岗,之后,他们找亲戚朋友凑了一笔钱,摆了个布料摊,做起了布料零售和加工的生意。有一天,他们为一个顾客订做了一个特别的背幺:外形上一改传统背幺的四方形,上有一个靠背,下角改成圆弧,填料用毛毯替代了棉絮。顾客对做出的背幺很满意。夫妇二人心头一亮,开始尝试大批量制作出售,销量果然不错。后来,细心有想法的陈美玲又试着在背幺上绣上了龙凤等色彩艳丽的吉祥图案,这更让背幺成了抢手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4年,李洪冰夫妇的背幺产业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腾冲县文产办的帮助下,他们筹措了一笔资金,正式组建了腾冲县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生产经营背幺的公司。说到公司的名字,还有一段轶事:李洪冰夫妇觉得,自己做的是小本生意,要1圆、1角、1分地慢慢攒、慢慢做,背幺又都是圆弧角,就叫“圆角背幺”吧;而腾冲县文产办主任周特认为,背幺是一种文化,是腾越文化产业百花园中的一角,不如叫“园角背幺”。组建公司后又及时注册了“园角”商标,并为销路最好的产品“园角背幺”申请了产品外形专利的使用权,从知识产权角度对产品进行了保护。“园角背幺”开始进入规模化的生产阶段。
周特告诉记者,除了在资金、土地和税收上给予园角公司一系列扶持以外,文产办还着力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先后在新华、五合、固东等乡镇开展刺绣技术培训10期,使800多名农村妇女掌握了刺绣技术。“现在,他们已经有6个刺绣基地、1个‘园角’商标、15项国家专利,云南省内有11个专卖店、1个成品合成加工厂。加工厂里有70多名工人,刺绣基地的加工农户有近2000户,户均年收入3000元到5000元,农民实现增收400余万元。2007年全年实现产值近1000万元。”周特说起园角公司的情况,如数家珍,语气中透着自豪。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腾冲的“园角背幺”和楚雄的“咪依噜风情谷”乡村文化生态游这两个典型可以看出,传统民俗文化和民族工艺已经成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而民间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则构成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左膀”和“右臂”。只有“左右手”配合协调,才能共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和农民收入,从而使乡村文化产业在乡村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出目前农村其他经济形态所不能发挥出来的作用。
采访札记
如何通过创意,把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关键。园角背幺的成功,就在于李洪冰他们把背幺这种生活用品和传统刺绣技术、民间手工刺绣图案融合在一起,并对背幺的外形结构进行了符合现代需要的改良,才赢得了市场。反过来,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又对园角公司产业格局的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是像园角公司这样的民营乡村文化企业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广泛挖掘、收集、整理、挑选云南、缅甸、泰国等地的民间手工刺绣图案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设计出时尚、富有现代感的图案,或融入字样书法题款以传播文化理念;现在的背幺在结构设计上仍以后背为主,没有考虑到海外或国内城市的育婴习惯(胸前背),因此若能在背幺的功能上进一步开发完善,其市场占有的空间会更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咪依噜风情谷沿线各村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之前,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传统的种植业,增收渠道单一。依托岔河新农村示范带建设,通过县级部门补助和投入、村民小组集体筹资、群众个人出资及投工投劳折资等方式整合资金,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对村容进行“整治”,对村民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开始了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尝试。这个尝试是成功的,但咪依噜的未来不能仅限于此。根据咪依噜交通、区位和生态上的优势,通过一些创意性策划或活动,丰富农家乐的活动内容,进一步加强旅游区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也是政府和经营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
|
|
|
|